悬瓠城西路,关山雪夜刀。
至今劳战伐,何日剪蓬蒿。
地瘠军租少,官轻客将豪。
相逢蔡父老,闲说汉功曹。
【注释】悬瓠城: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临颍。西:指西边。关山:地名不详,当指今湖北大别山区。
劳:烦劳。何:什么时候。地瘠:土地贫瘠。军租少:军事开支少。客将豪:指军队将领。蔡父:春秋时蔡国大夫蔡墨,字子阳,为官清廉。汉功曹:汉代的功绩官吏。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一首。作者在送别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的看法及对战乱中人们的同情。全诗语言简练,用词准确。
开头两句:“悬瓠城西路,关山雪夜刀。”点明了诗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悬瓠城”,是当时一个边远的县城,位于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南,因地处淮水北岸而得名。《太平寰宇记》卷一三九载:“悬瓠故城在汝州汝阳县西二十里,即春秋陈国之悬瓠城也……隋开皇初废县为镇”。《元丰九域志》卷七作“陈州”。《一统志》卷一六○作“陈州宛丘县”。《读史方舆纪要》卷八二作“陈州扶沟县”。《大清一统志》卷三八四作“陈州太康县”。《嘉庆一统志》卷一五六作“陈州太康县”,卷一六七作“陈州扶沟县”。《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卷五七〇引《元丰九域志》:“悬瓠县故城在陈州扶沟县西南二十里。”可见,在唐宋时期,悬瓠属陈州所辖。“路”,就是当时的交通要道。“西路”,指的是从悬瓠到确山的官道。而此诗的题名是“送纯祜兄之官确山”,说明纯祜要去的地方正是确山。“关山”泛指南方的高山,而“雪夜”则暗喻战争,表明纯祜即将奔赴战场。
第三句说:“至今劳战伐,何时剪蓬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到现在还不停地进行征战讨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现在还是到处打仗,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呢?”“劳战伐”和“剪蓬蒿”都是形容战事频繁的词语。“剪蓬蒿”比喻消灭敌人,而“劳战伐”“何时剪蓬蒿”则是说战争何时结束。这里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诗人认为,战争是残酷的,是破坏性的,应当尽快结束这种状态。
后两句说:“地瘠军租少,官轻客将豪。”“地瘠”是说地方贫穷,“军租少”是指国家财政负担重,“官轻”则是指朝廷官职不重视,“客将豪”指的是地方上的将领很骄横。“地瘠”与“官轻”相照应,“军租少”与“客将豪”相照应,都说明了国家的贫困与将领的骄横。“地瘠”与“兵多”相对,“官轻”与“民劳”相对,“军租少”与“军赋厚”相对,“客将豪”与“民愁苦”相对照,都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最后一句说:“相逢蔡父老,闲说汉功曹。”蔡父,春秋时人,以廉洁著称。《左传·哀公六年》载:“孔子过泰山下,有妇人哭于墓者而伤之,曰:‘己矣夫!’”杜预注:“蔡女也。”汉功曹,汉成帝时设置的职位。据《汉书·王莽传上》记载:“始建国元年正月,更名功曹曰交趾部主簿。三年正月复故。”(《汉书.王莽传》)可知汉功曹是王莽时期的新官名,相当于今天的县长。
【译文】
悬瓠城西的道路,关口山头雪花飘飘。
到现在还不断发生征战讨伐,何时能结束这样的战争呢?
土地贫瘠,国库空虚,军费支出有限,官小事繁,将领却骄傲自大。
相逢时蔡父老人闲谈往事,聊说汉朝时的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