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扶藜过,空山猿鸟知。
苔侵萝径屐,松覆石床棋。
楚米炊菰早,吴羹斫鲙迟。
柴门相送罢,重定牡丹期。
阆园诗 其二
有客扶藜过,空山猿鸟知。
苔侵萝径屐,松覆石床棋。
楚米炊菰早,吴羹斫鲙迟。
柴门相送罢,重定牡丹期。
解析
诗句注释
- 有客扶藜过:有客人手持拐杖走过。“藜”,一种古代植物,用作行走时拄手的棍子。
- 空山猿鸟知:在空空荡荡的山林里,猿猴和鸟类都能感觉到。“空山”,形容非常寂静的山。
- 苔侵萝径屐:苔藓覆盖了小径上的木履。“苔”指苔藓植物;“萝径”,即用藤蔓装饰的小径;“屐”,是古代的一种木鞋。
- 松覆石床棋:松树的树荫遮盖着石头床上摆放的棋盘。“石床”,指的是一块平坦如床的石头;“棋”指下棋或象棋。
- 楚米炊菰早:楚地(今湖北地区)的米用来蒸菰(即茭白),通常比其他地方要早上市。“楚”,泛指楚国地区;“米”,指稻米;“菰”,是一种水生植物,又称茭白。
- 吴羹斫鲙迟:吴地(今江苏一带)制作的美味鱼肴,切鲙的动作比较慢。“吴”,指古时的吴国;“羹”,指烹饪好的汤菜;“鲙”,即切得很薄的鱼肉;“迟”,意为不迅速、不急切。
- 柴门相送罢:最后,主人为客人们送行至门口。“柴门”,简陋的木门;“相送”,指主人亲自出门相送。
- 重定牡丹期:重新安排牡丹花期的时间。“牡丹”,即牡丹花;“期”,计划或预定时间。
译文
有客人扶着藜杖走过,在空旷的山林中能听到猿猴和鸟儿的叫声。苔藓爬满了小径上的木履,松树的树阴遮盖在石床上摆满棋局的棋盘上。楚地的米用来蒸菰,通常比其他地方要早上市。吴地制作美味的鱼肴,切鲙的动作比较慢。最终,主人为客人们送行至门口,他们重新安排了牡丹花的观赏时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在阆园中的一系列互动,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从客人的经过到山中的动物,再到主人的款待,诗人细腻地捕捉了每一个场景中的情感变化。特别是通过“空山”、“猿鸟”等自然元素的使用,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幽静氛围。此外,诗中的“苔侵”、“松覆”、“楚米”“吴羹”等细节描写,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反映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却充满意象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