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
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
寿世无长物,丹青片羽留。
题梦仙花卉横幅
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
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
寿世无长物,丹青片羽留。
注释:
- 人生如梦耳 - 指人的一生短暂如同一场梦境,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
- 哀乐到心头 - 生活中的悲喜忧愁都深深地影响到了诗人的内心。
- 洒剩两行泪 - 形容泪水难以抑制的流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 吟成一夕秋 - 用“吟”字形容自己沉浸在诗歌创作中,仿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秋天。
- 慈云渺天末 - “慈云”可能指的是佛家用语中的“慈悲之云”,“渺天末”意味着高远而不可触及,这里用来描绘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
- 明月下南楼 - “明月”通常象征清雅与洁净,与“南楼”结合,营造了一种宁静、幽美的夜晚景象。
- 寿世无长物 - 长寿的人世间没有过多物质财富,强调了物质对于生命意义的影响不大。
- 丹青片羽留 - 使用“丹青”即绘画,“片羽”意指微小的部分,这里指留下一点痕迹或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淡墨勾勒出一幅人生图景,通过“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开篇即点明了生命的虚幻与情感的波动。紧接着,“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两句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愁。
“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则通过佛教意象引入,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的精神寄托。最后一句“寿世无长物,丹青片羽留。”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考。他意识到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生命的本质是短暂的,而真正值得珍惜的只有那些无法用物质衡量的东西。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哲理思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