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
兹山未识名,目挑心颇许。
入户送眉青,犹湿昨宵雨。
云南地即山,践踏等尘土。
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
自我海外归,此石堪共语。
便恐人持去,火急命游侣。
天教看山来,强颜聊自诩。
【其二】
天风吹海水,屹立作山势。
浪头飞碎白,积雪疑几世。
我尝观乎山,起伏有水致。
蜿蜒若没骨,皱具波涛意。
乃知水与山,思各出其位。
譬如豪杰人,异量美能备。
固哉鲁中叟,只解别仁智。
【其三】
山容太古静,而中藏瀑布。
不舍昼夜流,得雨势更怒。
辛酸亦有泪,贮胸肯倾吐。
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
相契默无言,远役喜一晤。
微恨多游踪,藏焉未为固。
衷曲莫浪陈,悠悠彼行路。
【其四】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
【其一】
兹山未识名,目挑心颇许。
入户送眉青,犹湿昨宵雨。
云南地即山,践踏等尘土。
江南好山水,残剩不吾与。
自我海外归,此石堪共语。
便恐人持去,火急命游侣。
天教看山来,强颜聊自诩。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游览雪窦山后写的四首诗中的一首,描述了他对雪窦山的感受和印象。首句表达了作者对雪窦山的陌生感和期待感;第二句表达了他对雪窦山的喜爱之情;第三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于水与山的思考;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雪窦山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雪窦山之中。
【其二】
天风吹海水,屹立作山势。
浪头飞碎白,积雪疑几世。
我尝观乎山,起伏有水致。
蜿蜒若没骨,皱具波涛意。
乃知水与山,思各出其位。
譬如豪杰人,异量美能备。
固哉鲁中叟,只解别仁智。
注释:这首诗描述的是雪窦山的自然景观。首句描绘了海浪吹拂的景象;第二句表达了雪山的雄伟;第三、四句则描绘了山峰的起伏和波涛的形态;第五、六句比喻了水与山的关系;第七、八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己的感慨。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雪窦山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峰、海浪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雪窦山的壮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雪窦山之中。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水与山的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其三】
山容太古静,而中藏瀑布。
不舍昼夜流,得雨势更怒。
辛酸亦有泪,贮胸肯倾吐。
略似此山然,外勿改其度。
相契默无言,远役喜一晤。
微恨多游踪,藏焉未为固。
衷曲莫浪陈,悠悠彼行路。
注释:这首诗是作者游览雪窦山后写的四首诗中的第三首,描述了雪窦山中瀑布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首句表达了山的宁静;第二句描写了瀑布的壮观;第三、四句表达了悲伤之情;第五、六句则表达了内心的压抑;第七、八句则是对自然的赞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雪窦山中瀑布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四】
寺梅若可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