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生卒年:1470-1523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
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生卒年:1470-1523
诗句:嵯峨怪石倚云间,抛掷于今定几年。 译文:怪石高耸入云端,历经风雨仍屹立不倒,不知它还要存在多久。 注释:嵯峨——形容怪石高耸入云的样子。怪石——指形状奇特的石头。倚云间——位于云端之上。抛掷——比喻历经岁月的考验。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怪石的高耸入云以及其经历风雨依然屹立不倒的景象,生动地表达了对时间流转和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以石头为载体,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之间的哲理思考
注释 1. 坐对黄花举一殇:坐着面对盛开的菊花,感慨自己生命的短暂。殇,指短命。 2. 醒时还忆醉时狂:清醒的时候还在回忆醉酒时的放纵和快乐。 3. 丹砂岂是千年药:丹砂(即红丹)难道是能够让人长生不老的千年神药吗? 4. 白日难消两鬓霜:在日光下难以消除两鬓间的白发。 5. 身后碑铭徒自好:死后的墓碑上刻着美好的名字和功绩,但这些都只是虚名而已。 6. 眼前傀儡任他忙
诗句解读 无题 秋声肃杀本天真,即事关心总动神。 - 秋声肃杀:秋天的声音给人一种肃杀的感伤,象征着自然的凋零和生命的结束。 - 本真:指的是自然的本质或真实状态,强调自然界的原始面貌。 - 即事关心:形容诗人在面对眼前的事物时,不仅观察,还投入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 动神:触动了诗人的精神或情感深处。 簌簌肥辞删老调,萧萧瘦语寄恒春。 - 这里描述的是秋风中落叶的景象。 - 簌簌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叹世之一: 表达对世间富贵荣华的无奈,认为过分强求反而令人羞愧。 2. 有伸脚处须伸脚: 比喻在适当的时机应该抓住机会,不要错过。 3. 得缩头时且缩头: 当事情不利时,应当适时后退或隐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 地宅方圆人不在: 暗示人的生死与地域环境无关,强调生命的无常和自然法则。 5. 儿孙长大我难留: 表达对子女成长的无奈和担忧,认为自己无法长时间陪伴在他们身边
【译文】 已经厌倦了相如的赋诗,杜甫伤春更是愁绪满怀。 醉后头扶在桌上刚刚清醒,面对飞花又担心倚楼。 万片飞花随风飘散难以挽留,五更天起人声可能还留。 美丽与不美丽都像天外双翼,千古来只有土丘一座孤坟。 【注释】 落花图咏:落花图,是一幅表现落花的画作。落花图咏,即以落花图为题进行诗歌创作或赏析。 能赋相如已倦游:能赋相如,指的是能够赋诗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相如,指司马相如。倦游
诗句释义 1 不炼金丹不坐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修行的批判,认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幸福。金丹和禅修是道教中修炼的一种方式,但诗人认为,如果没有实际的生活享受和精神提升,那么这些外在的追求都是空洞的。 2. 饥来吃饭倦来眠: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随遇而安的态度。无论何时感到饥饿,就吃饭;感到疲倦,就休息。这种简单的生活方式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超脱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考核范围是比较广的,同时注意考核面较宽,除了考诗句在文中的含义,还要考核手法、表现的景物形象,更要考验抒情方式。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句内容,然后再分析手法或表现手法,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落花图咏”中“芝鞋布蚁罢春游”,意思是“春天游玩结束,用芝香木屐踩踏着蚂蚁”。诗人以春游为由,写自己对青春年华逝去的感慨,抒发了时光流逝之痛
诗句释义: 1.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 描述匡庐山的高峻和山上的云雾缭绕。 2. 移家欲往屏风叠,骑驴来看香炉峰。 - 想要搬来住进风景如画的屏风山,并骑着驴子去观赏香炉峰。 3. 江上乌帽谁涉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 江面上有戴着黑色帽子的人涉水而行,而岩间有一位穿着白衣的人在采集松树的松子。 4.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 古时的诗句被刻在岩石上
垂虹,位于苏州市西南的太湖与长江汇流处。垂虹不是坝陵桥,指的是垂虹桥。送客,是这首诗的主题。能来路亦遥,意思是送别之人行走的路又远又长。西望太湖山阁月,意思是向西看太湖山和楼阁中的月色。东连沦海地通潮,意思是向东看沧海和潮水。酒波汨汨翻荷叶,意思是酒浪荡漾,仿佛翻过荷叶。别思茫茫在柳条,意思是离愁别绪如同无边无际的长长柳丝。更欲传杯迟判袂,意思是想要再传杯劝饮,却因要分手而延迟。月明倚柱唤吹箫
诗句原文: 久阳芳草笛悠悠,春尽惊看又转头。 淅沥风光摇草树,骖驔时节逐川流。 临阶思数脂千片,绕树空烦绣半钩。 九十诏光梭脱手,多情又作一番愁。 注释: - 久阳芳草:形容春天的景色和气息,阳光明媚,草地芬芳。 - 笛悠悠:笛声悠扬,给人以宁静、舒适之感。 - 春尽:春天即将结束。 - 惊看:惊讶地看着。 - 转头:转眼之间,形容时间飞逝。 - 淅沥风光:形容春风拂面,细雨如丝。 -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南昌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 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 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 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 《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 ”《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两句受人赞赏。 生卒年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 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屯田,对农业生产恢复有很大作用。 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