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懋,原名吴懋,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17,卒于公元1565
明云南大理人,字德懋,号高河。
嘉靖十九年举人。
善古文,工书。
与杨慎相善,慎尝自以为作赋不及懋。
授顺庆府通判。
曾掌采木事,事竣,以所余金归官库,上官异之。
署雅州、广安州,官至阶州知州,以廉惠称。
有《南霞集》等。
生卒年:1517-1565
德懋,原名吴懋,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17,卒于公元1565
明云南大理人,字德懋,号高河。
嘉靖十九年举人。
善古文,工书。
与杨慎相善,慎尝自以为作赋不及懋。
授顺庆府通判。
曾掌采木事,事竣,以所余金归官库,上官异之。
署雅州、广安州,官至阶州知州,以廉惠称。
有《南霞集》等。
生卒年:1517-1565
【注释】 秋练瑶华:秋天的练练山色。 墨光渍浸:墨光浸润。 珊瑚钩:指珊瑚枝。 碧云遥:指遥远的天空。 绛河:指黄河。通:沟通。 巨鳌首戴三千峰:神话中说大鳌(一种巨大的海龟)头戴着三千里高的山峰,这里用来形容黄河的壮阔。 灵物化双芙蓉:神话传说中说神物变成两朵美丽的荷花(即“双芙蓉”),这里指黄河与华山的美景相融合。 五色斲天秀:形容华山的景色美丽绝伦。 玉人:仙女。赤斧:红色斧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所作,全诗如下: ``` 龙泉寺 溪上青山带紫烟,山中梅蕊早春天。 仙家春瓮今朝熟,来听泠泠泻玉泉。 ``` 译文与注释: 第1句: - 译文:溪边青山上缭绕着紫色的烟雾。 - 注释:紫烟,形容山间云雾缭绕,色彩斑斓。 第2句: - 译文:山中的梅花已经率先绽放了春天的气息。 - 注释:梅花,这里指山中的梅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第3句: - 译文
翠绿的石阶依然盘绕着山间深处的紫芝壑。银白色的溪流之上,悬挂着青莲阁的景象。 月色皎洁,窥探帘幕引得人春夜饮酒,石藤在飘飞,翠绿色的帷幔轻轻下垂。 山上的山和天上的云,并非寂寞,还携着采鸾驾黄鹤,一起欣赏这美丽的山水景色。 注释:翠磴:绿色的石阶。蟠:环绕、盘绕。紫芝:指仙草,这里指深山中的灵芝。银淙:银色的溪流水声。挂:悬挂,形容山峰高耸入云。青莲阁:即青莲庵。明月:月亮。窥帘:窥探帘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的内容、主旨、语言和手法的综合考核,答题时注意: (1)准确指出“这首诗的题目”或“作者”及“朝代”; (2)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词,联系上下文和全诗进行思考,理解诗意; (3)根据题目要求作答,一般用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
天生桥 天生桥畔芙蓉削,下瞰江流跳玉龙。 到此停车非好事,欲从天末问奇踪。 注释:在天生桥旁的芙蓉花被削去了枝叶,向下俯瞰江水像跃动的玉龙。来到这里停下车并不好,想要向远处去追寻那奇踪。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天生桥畔芙蓉的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未知的好奇。诗人通过对芙蓉的描述,展现了其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写韵楼歌 银峰翠阁青天上,紫霞仙落标青嶂。 上帝拣作仙人居,碧鸡金马遥相望。 玉堂仙客杨夫子,天与足下乘云履。 朝醉白玉京,暮憩昆明水。 昆明点苍复千里,龙吟虎啸两山里。 幕府干旄北道贤,杜陵新槛压江烟。 元亭亦在芙蓉里,画栱遥凌叠嶂前。 词客频挥五色毫,鸾笺千帙续离骚。 滇山雨色猎秋兔,溟渤长鲸驱砚涛。 曲堤烟柳春愁重,湖影射楼楼欲动。 五华倒映湘帘秋,金碧飞来挂晴栋。 湘帘晴栋不胜春
明云南大理人,字德懋,号高河。 嘉靖十九年举人。 善古文,工书。 与杨慎相善,慎尝自以为作赋不及懋。 授顺庆府通判。 曾掌采木事,事竣,以所余金归官库,上官异之。 署雅州、广安州,官至阶州知州,以廉惠称。 有《南霞集》等。 生卒年
吴寅,字虎侯,是明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志趣而著称,深受后世学者和文人的喜爱。 吴寅的诗词全集收录了其部分作品,如《得无咎书》。《得无咎书》中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理解。诗中的意象丰富,典故运用自如,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远的志趣。例如,首句“槁梧弹处羽音清”,以枯梧桐树上弹奏出清越的鸟鸣之声起笔,象征着诗人虽身处逆境,但内心依然保持着高洁与清雅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齐仲。 天启中由国子监生授内阁中书舍人。 杨涟劾魏忠贤疏出,怀贤书其上云:“宜如(宋)韩魏公(琦)治任守忠故事,即时遣戍。 ”又与吴昌期书,有“事极必反,反正不远”语。 忠贤侦知之,大怒,矫旨下诏狱,拷掠死。 生卒年:?-
吴晋锡是明代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是《半生自纪》。 字兹受,出生于开府江南的吴江(今属江苏苏州),是清初著名诗人吴兆骞之父。他的生平经历丰富而复杂,曾在明朝和清朝两代担任官职。他不仅以诗文著称,还精于太乙奇壬之术,并在明亡后一度出家为道士,最终被清廷放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