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矩,原名吴正志,明代诗人
明代著名诗人吴正志是江苏宜兴人,字子矩,号澈如,是吴达可之子。
吴正志于1589年考中进士,随后担任刑部主事。他曾任饶州推官和光禄寺丞等职务,并曾出仕江西湖西道,后来归隐。在文学方面,除了他的官职经历外,吴正志还著有《泉上语录》、《云起楼诗文集》等作品,其中《善权寺龙眼亭》是其代表作之一。
子矩,原名吴正志,明代诗人
明代著名诗人吴正志是江苏宜兴人,字子矩,号澈如,是吴达可之子。
吴正志于1589年考中进士,随后担任刑部主事。他曾任饶州推官和光禄寺丞等职务,并曾出仕江西湖西道,后来归隐。在文学方面,除了他的官职经历外,吴正志还著有《泉上语录》、《云起楼诗文集》等作品,其中《善权寺龙眼亭》是其代表作之一。
【注释】 西溪:在今安徽歙县西南。青溪口:指西源。岚烟:指早晨的山雾。秋色早:秋天的景色早。带水:指西源的水。夷犹:迟疑不决。隈:山弯曲的地方,这里指西源的北面。 【赏析】 这是一首写西源的诗。全诗描绘了从西源出发后所看到的自然风光。 前四句写舟发西源口时,所见的秋色。首句“棹出青溪口”点明地点是西源。次句说,船出了西源口,只见山雾缭绕,一片迷茫,但很快又见到群山的轮廓。第三句进一步写山势连绵
【注释】 过虎丘普福寺次吴卿韵:经过虎丘的普福寺,并作了这首诗。吴卿:指白居易。 剑池:相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于此,故称剑池。 虎溪:即虎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 竹密:竹林很密。 安禅榻:僧人坐禅的地方。 绮藻:精美的文采。 无生法:佛教语,意谓万法空无所有。 赏析: 《过虎丘普福寺次吴卿韵》,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虎丘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和佛法的赞美与领悟。 开头两句:“剑池游已倦
【注释】 常书:书信。履声:书信的回音。寂寞:冷落,不热闹。萧索:萧条,冷落。 君:您。似鲁灵光:像汉代人鲁恭。甲子:天干地支纪年法之一。貌绰约:仪态优美。 当年:年轻时。志气薄虹蜺:志气高过彩虹。朋辈:同辈朋友。操觚:写作。推却:拒绝。 数奇未得致青云:命运不佳,没有获得显达。才大翻嗟同瓠落:才能很大,却遭到不幸。瓠落:葫芦,比喻无用之人或事情。 谨厚犹存万石风
雪后城上晚眺 同云乍敛晚峰青,城上临风酒半醒。 滚滚溪声春作浪,英英雪色玉为屏。 柔条欲动犹含冻,娇鸟初啼未惯听。 渔火不知何处泊,碧烟寒影共冥冥。 释义: 同云刚刚散去,晚峰显得更加青翠,站在城楼上眺望着远方。 江水潺潺,似乎春天的波涛拍打在岸边。 雪花洁白如玉,铺成了一片美丽的屏风。 树枝柔弱,仿佛刚从冰水中苏醒过来;鸟儿清脆地啼叫,还不太适应寒冷的夜晚。 渔船上的灯火已经熄灭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署中休息时,看到峡江绿漪亭的景色,被其美景所吸引,决定在此停留半日。诗中描绘了绿漪亭周围的景象,包括竹子、池水、云朵和夕阳等元素。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仍然留恋其中的心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韵味的诗。 译文: 眷恋这些竹子,因此留下半天时间。 池面因新雨上涨而涨平,树丛密布使得片云飘过。 修长的小路漂浮在翠绿之中,破败的围墙升起暮色的烟霞。
月夜独步松间 在宁静的夜晚,树林中传来了声音。一个幽静的人无法入睡,他的梦境破碎。 独自在篱笆下唱歌,满足于薜萝的情感。 芳草连云合,寒乌带露惊。 栖迟明月晓,心迹许双清。 释义: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树林里传来了声音。一个幽静的人无法入睡,他的梦境破碎。他在篱笆下独自唱歌,满足于薜萝的情感。芳草连云合,寒乌带露惊。他喜欢栖迟在明亮的月光下,心迹许双清。 译文:在宁静的夜晚,树林中传来了声音
【注释】 雨霁:雨停了。 罢:结束。 分来:从那里送来(这里指移植)。 仙家: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仙人。 散出:飘散出来。 旭日半舒:旭日即初升的太阳,半舒指太阳刚刚升起了一半的样子。 蜀锦:四川产的丝织品,此处代指蜀地的阳光。 赤城霞:赤城山,位于四川省灌县西北,山上常生紫云,故名。 碧纱:青绿色的纱帐,这里用来比喻晚来的夕阳余晖。 【译文】 雨后天晴了,群蜂结束了午时的繁忙
这首诗是作者在江县的绿漪亭休息时所作的,描述了他在亭中停留时的感受和经历。 行役还江县:诗人在江县停留期间,经历了一段旅程。 孤亭覆绿阴:绿漪亭位于江边,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显得格外宁静美丽。 濠间时入想:诗人常常在濠间徘徊,思考人生。这里的“濠间”指的是江边的水道,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麋性乍投林:麋鹿突然投入了树林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鱼美初通市
解析与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和农民辛勤工作的情景。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雨痕收尽乱云飞” - “雨痕”指的是雨水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 - “收尽”表示完全消失或清除。 - “乱云飞”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被风吹散一样四散飘动。 - 整句诗的意思是雨后的天气变得晴朗,天空中乱云已经消散。 2. “溪上青山转翠微” - “溪上”指的是靠近小溪的地方。 -
读书 端居披群书,时取适意止。 意尽击节歌,碧云堕书几。 注释: 端居:端坐在家中。 披:打开阅读。 时取:时不时地读。 适意:恰好合意,指心情舒适。 止:止息,停歇。 击节歌:边击拍节子边高歌。 碧云:青翠的云彩。 堕:落下,此处形容云彩飘落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读书心得的诗。诗人在端坐家中,翻阅着各种书籍,不时停下阅读,以寻找自己心中的满足感。当阅读达到一个高潮时
李畿嗣是明代的诗人,字明卿,号九嶷。 他生于湖广蕲水(今湖北浠水),是明朝政治人物,与进士出身。李畿嗣的诗作中,《登击空亭怀前令倪绍江·其二》和《登击空亭怀前令倪绍江·其一》为代表作品
李永敷,明代诗人,字贻教,号鹤山。李永敷生于明朝天順五年,具体生年不详,卒年亦无确切记载。 李永敷的生平事迹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科举及第的经历。他在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名列六十一名。之后,他又在二甲第一名中进士。这样的成绩,在当时无疑是非常优秀的,足以证明其才华与努力。 李永敷的诗歌作品同样值得一提。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
李有朋并非诗人,而是明朝时期的官员。李有朋字彦孚,别字乐吾,是东阳人。他在明代嘉靖丙午年(1546年)通过乡荐考试,会试中举。随后,朝廷授予他福建福安县令的官职,并在后来因母亲去世而回乡丁忧守制。在守制期满后,李有朋补缺湖北武昌县令,后调至鄂州通判,以清廉的节操闻名。 李有朋的一生虽然与文学创作无关,但他的人生经历和官场生涯同样值得研究和了解。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之一,文人墨客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