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
婆罗门引
婆罗门引,词牌名,《梅苑》词名《婆罗门》,段克己词名《望月婆罗门引》。按唐《教坊记》有《婆罗门》小曲,《宋史·乐志》有婆罗门舞队。《乐苑》曰:“《婆罗门》,商调曲也。开元中,西凉节度杨敬述进。”《理道要诀》云:“天宝十三载,改《婆罗门》为《霓裳羽衣》,属黄钟宫。”宋词调名疑出于此。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一名“山花子”。实为“浣溪沙”之别体,不过上下片各增三字,移其韵于结句而已。双调,四十八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代表作有李璟词《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等。
秋霁
词牌名,据传此调始于宋人胡浩然,因赋秋晴,故名为《秋霁》。又有《春霁》之称。此调有多种格体,现举一体为倒。双调,上片十句,押六仄韵,五十字;下片十一句,押四仄韵,五十五字,共一百O五字。
太常引
词牌名,《太和正音谱》注“仙吕宫”,又名《太清引》。又因韩淲词有“小春时候腊前梅”句,故又名《腊前梅》。
一丛花
词牌名,双调,七十八字,前后段各七句,四平韵。康熙钦定词谱载此调只有此体,宋词俱照此填,惟句中平仄小异。以张先“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首最为有名。
忆江南
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唐多令
《唐多令》,词牌名,《太和正音谱》注“越调”,亦入高平调。也写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箜篌曲》等。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