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
古琴曲有《风入松》,传为晋嵇康所作,见《乐府诗集》卷五十九。唐·释皎然有《风入松歌》,又名《风入松慢》、《松风吟》。
著名词牌名之一,此调有平仄韵二体,常见的为仄韵。《词谱》以苏轼“凭空眺远”词为仄体正格。
词牌名。又名《采桑子》、《丑奴儿令》、《罗敷媚》、《罗敷艳歌》。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是兼有歌舞的大曲。南卓《羯鼓录》作《凉下采桑》,属“太簇角”。《丑奴儿》为双调小令,殆就大曲中截取一遍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长桥月”、“踏月”。越调,仄韵格。各家颇不一致,通常以辛弃疾《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四十三字,前后片各三仄韵。别有平韵格一体。
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词谱》卷八“调见《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乐章集》注林钟商调。韩淲词有‘明窗玉蜡梅枝好’句,更名玉腊梅枝。萨都剌词名小阑干。此调最为参差,今分七体,其源俱出于晏(殊)词。”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齐天乐,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兹以姜词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亦有前后片首句有不用韵者。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等。以欧阳炯词《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为正体,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另有双调六十三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双调六十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等变体。代表作有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