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荥并非明代诗人,而是宋代诗人高翥的字。高荥是明代诗人高棅的字,而高棅则是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高棅(1351年-1423年),字彦恢,号漫士,福建福州府长乐人。他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成就,尤其是在诗词创作方面,被后人誉为“闽中十子”之一。
高棅的生平可以追溯到他的家族背景。他是明朝初期福建长乐的人士,出生于元惠宗至正十年,卒于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四岁。他中年时曾以布衣身份应诏入翰林,后更名廷礼,但仍然使用原名称在世。高棅不仅在文学上有卓越的才能,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诗词作品具有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的特点,被誉为“闽中十子”之一。
高棅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所著的《唐诗品汇》等作品中。这些作品涵盖了90卷的唐诗评论,是对唐代诗歌艺术的深入研究和总结。他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郑定、董玭、陈亮、王恭等人结为好友,共同致力于文艺活动。高棅的书法和绘画也极具特色,被后人称为“三绝”。他的书法和绘画才能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和赞誉,对明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棅是一位在文学、书法和绘画方面都有杰出贡献的明代诗人。他的文学才华和多方面的艺术造诣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尽管高荥并非明代诗人,但他是高棅的字,高棅的成就无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