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建莆田人,字原中,号砺峰。
嘉靖十四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编修。
预重修《大明会典》。
历翰林侍讲学士,以不附严嵩,久不得迁。
进南京礼部侍郎,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嘉靖四十二年致仕。
万历初卒,年八十。
有《砺峰集》。
生卒年:?-?
明福建莆田人,字原中,号砺峰。
嘉靖十四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编修。
预重修《大明会典》。
历翰林侍讲学士,以不附严嵩,久不得迁。
进南京礼部侍郎,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嘉靖四十二年致仕。
万历初卒,年八十。
有《砺峰集》。
生卒年:?-?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中丞克斋李公邀饮盱眙山第一亭(中丞克斋李公邀请我到盱眙山的一处名为“第一亭”的地方饮酒) 2. 第一亭开鸟道遥(第一亭的大门敞开着,通往遥远的地方) 3. 中丞爱客驻星轺(中丞非常喜爱宾客,所以停下星轺车来等待) 4. 厓悬北斗天应近(山崖上悬挂着北斗七星,仿佛天空在靠近) 5. 地瞰长淮影欲摇(从地上看,淮河的影子似乎在摇晃) 6. 坐久歌声喧树杪(坐了很久
【注释】 1.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认为此日阳气开始萌动,是新年的第一天。2. 相传卜岁华:传说中用占卜来预知一年的年成好坏。3. 阴晴曾不定:指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一会雨。4. 时序转堪嗟:季节交替,令人叹息。5. 地僻将舒柳:在偏僻的地方,柳树将要发芽生长。6. 山寒未放花:山上的花朵还没有开放。7. 草堂诗欲寄:想把诗稿寄给草堂(杜甫的居所)。8. 羁思正无涯:漂泊在外的诗人
【注释】 查家渡: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北,是古时往来江南与江北的重要渡口。征骖:指远行的官宦或使节所乘车辆。此日过:即在今日。荒村:荒凉的村庄。孤馆:孤单的旅馆。绮罗:华丽的丝织品。有怀:有所思虑。浑:全,都。起视夜如何:起身看看夜晚的情况,表示对前途的担忧、不安。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期间,诗人借景寄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虑之情。 首联“寂寞查家渡,征骖此日过
注释: - 登木末亭:登上木末亭。木末,指树木的尖端,也指高高的树梢。亭,小亭子。 - 寺爱风尘隔,亭看木末齐:寺院被尘土隔绝,木末亭上可以看见远方的景色。 - 登临疑地尽,笑语觉天低:登上高处,仿佛走到了尽头,听到人们的笑声,觉得天空变得低矮。 - 胜景怀偏洽,芳樽醉更携:美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带着芬芳的酒杯更加陶醉其中。 - 不知人代远,几度此攀跻:不知道人们已经远离了这里
【注释】 登雨花台:即《登金陵雨花台》,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这首诗是诗人登临雨花台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他对自己前途的忧虑和感慨。 【译文】 高耸入云的鹫岭上,龙宫的道路弯曲斜长。 四野八荒都能看到,京城的城墙下俯视着千家万户。 傍晚时分松林里只有鹤影,空寂的台子上飘飞着雨花。 凭栏远眺思绪无边,满眼都是繁华京华。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望远的诗作
《拟古》是明代康太和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仙人的向往之情。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姑射有仙人,独处混沌关。”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姑射山的仙人,独自居住在一个神秘的地方,这里是混沌关。这暗示着仙人与世俗隔离,追求心灵的纯净和独立。 第二句“餐霞忘世味,炼药驻红颜”展示了仙人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通过餐食霞光和炼制仙丹,仙人忘却了世间的苦乐,保持了青春的容颜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感激之情。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素琴。 - “客从远方来”描述了一位不知名的客人从很远的地方来访;“遗我一素琴”则表示这位客人赠送给诗人一把未经过染色处理的琴。在古代,琴被视为文人雅士的常用乐器,故此处可能寓意客人希望诗人能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才华。 2. 援琴试高调,凄切不成音。 - 这里的“援琴”是指拿起琴开始弹奏
秋阁回文 前山万叶落田田,短鬓双看怅往年。 眠听夜乌啼带月,梦牵秋水碧连天。 娟娟竹静亭帘卷,皛皛云栖阁树悬。 仙集共夸方外景,筵开漫奏曲中弦。 注释: - 秋阁回文:这是一首诗的标题,意指诗歌的内容与秋天、阁楼有关。 - 前山万叶落田田:形容秋天山前树叶纷纷飘落的景象。 - 短鬓双看怅往年:诗人看到秋天的景色,不禁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感到惆怅。 - 眠听夜乌啼带月:在夜晚,诗人躺在床上
【注释】 1. 观音阁: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的一座古建筑,是长江中游的著名风景点。 2. 杰阁崚嶒(léng cén)傍燕矶:形容观音阁雄伟壮观,耸立于江边。杰阁指的是高耸入云的佛阁,崚嶒意为山峰峻峭。 3. 几回吟赏驻征騑(zī shǎng):诗人多次游览吟咏观音阁,并驻足观赏。 4. 洪涛撼岸金鳌动:形容长江巨浪翻滚,如同巨大的金鳌在撼动着岸边。 5. 绝壁穿云石燕飞
仲秋国学陪祀 吾道宫墙在,清秋雨露多。 注释:我们的道德观念存在于皇宫的围墙之内,而在秋季,天气清爽、雨露充沛。 礼分三献肃,乐奏九成和。 注释:祭祀仪式按照传统分为三个阶段,庄重肃穆;乐章演奏至第九遍,和谐悠扬。 夜静传金柝,庭虚听玉珂。 注释:夜晚宁静时,敲着铜制的信号器(金柝),提醒守卫宫门的士兵;听到庭院空无一人,传来玉制马嚼子的回响,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归途灯火远
屠大山,明代诗人。 字国望,号竹墟,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跨越了嘉靖二年进士之后的一系列政治和军事经历。屠大山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有着丰富政治经验的官员。他曾担任川湖总督,镇压过龙河仔起事,并后改授南京兵部侍郎,巡抚应天,提督军务
明福建莆田人,字原中,号砺峰。 嘉靖十四年进士。 选庶吉士,授编修。 预重修《大明会典》。 历翰林侍讲学士,以不附严嵩,久不得迁。 进南京礼部侍郎,官至南京工部尚书。 嘉靖四十二年致仕。 万历初卒,年八十。 有《砺峰集》。 生卒年:?-
屠壮是明代的一位著名诗人,其成就与经历在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 屠壮,字文治,平湖人,他的生平主要集中在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贡献上。屠壮的科举之路颇为顺利,他于弘治乙丑年考中进士,随后被授为常州推官。在官场上,屠壮曾担任御史,参与了武宗南巡的疏谏工作,但其上书并未得到采纳。尽管如此,他对朝政的直言不讳仍显示了他的忠诚和正直。 除了政治生涯,屠壮还活跃在文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