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爱风尘隔,亭看木末齐。
登临疑地尽,笑语觉天低。
胜景怀偏洽,芳樽醉更携。
不知人代远,几度此攀跻。
注释:
- 登木末亭:登上木末亭。木末,指树木的尖端,也指高高的树梢。亭,小亭子。
- 寺爱风尘隔,亭看木末齐:寺院被尘土隔绝,木末亭上可以看见远方的景色。
- 登临疑地尽,笑语觉天低:登上高处,仿佛走到了尽头,听到人们的笑声,觉得天空变得低矮。
- 胜景怀偏洽,芳樽醉更携:美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带着芬芳的酒杯更加陶醉其中。
- 不知人代远,几度此攀跻:不知道人们已经远离了这里,多少次攀登到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木末亭上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人通过“寺爱风尘隔,亭看木末齐”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寺院与木末亭的距离之感。这里的“风尘隔”指的是外界的喧嚣和尘埃,而“木末齐”则描绘了木末亭高耸入云的景象。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登临疑地尽,笑语觉天低”两句,则是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感慨。他仿佛站在了世界的尽头,听到了人们的笑声,感到了天空的低矮。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豪迈之情,也揭示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胜景怀偏洽,芳樽醉更携”两句,则是诗人在享受美景时的心境写照。他心中充满了愉悦,带着芬芳的酒杯更加陶醉其中。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他对于人生态度的积极乐观。
这首诗通过对木末亭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