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逢人日,相传卜岁华。
阴晴曾不定,时序转堪嗟。
地僻将舒柳,山寒未放花。
草堂诗欲寄,羁思正无涯。
【注释】
-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人认为此日阳气开始萌动,是新年的第一天。2. 相传卜岁华:传说中用占卜来预知一年的年成好坏。3. 阴晴曾不定:指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晴一会雨。4. 时序转堪嗟:季节交替,令人叹息。5. 地僻将舒柳:在偏僻的地方,柳树将要发芽生长。6. 山寒未放花:山上的花朵还没有开放。7. 草堂诗欲寄:想把诗稿寄给草堂(杜甫的居所)。8. 羁思正无涯:漂泊在外的诗人,思念之情无限。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写诗人逢人日后的感慨。首联点出逢人之日,即人日;二联写天气变化无常;三联写山花尚未盛开;末联则抒发羁旅之思。全诗意境幽美、感情深沉。
诗的开头两句“南国逢人日,相传卜岁华”,写诗人在南方过春节时,恰逢人日。传说这一天可以占卜当年年成的丰歉,所以诗人特别留意。这两句交代了逢人日的背景,也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诗人转而描绘自己所见的景色:“阴晴曾不定,时序转堪嗟。”意思是说,天气变化无常,让人感到惆怅不已。这里的“阴晴”指的是天气的变化,而“不定”则是形容这种变化的无常和难以捉摸。诗人通过“阴晴”和“不定”这两个词,生动地描绘出了南方春季多变的气候特征。同时,“时序转堪嗟”又暗示了诗人对时令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诗人继续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地僻将舒柳,山寒未放花。”意思是说,尽管地处偏僻,但柳树已经开始发芽生长;山上的花朵还未完全开放。这里既表现了诗人的乐观精神,也透露出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正当诗人沉浸在这些美好景象中时,突然之间陷入了沉思之中:“草堂诗欲寄,羁思正无涯。”诗人想要将这份美好的感受通过诗歌表达出来,但由于漂泊在外,无法与家乡亲人分享这份喜悦。因此,他只能将这份羁旅之思寄托于诗句之中。这里的“草堂诗”是指诗人的诗作,而“羁思”则是指诗人因漂泊在外而产生的思念之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逢人日时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