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介皇,号耘庵,浙江海宁人。
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
崇祯十六年(一六三四)进士。
弘光朝,授常熟知县。
隆武即位,授吏部文选司主事,晋验封郎中,寻加御史衔,视师江上。
明亡,归里杜门著书。
清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卒。
生卒年:?-?
字介皇,号耘庵,浙江海宁人。
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
崇祯十六年(一六三四)进士。
弘光朝,授常熟知县。
隆武即位,授吏部文选司主事,晋验封郎中,寻加御史衔,视师江上。
明亡,归里杜门著书。
清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卒。
生卒年:?-?
【注释】 洛阳:洛阳在河南,是古都。 春:春天。 怀:怀念。 吴庆伯:人名,作者的朋友。 一江芳草:指长江。 眉端恨绕:指因思念友人而愁绪缠绕眉间。 梦里寻君遍两堤:梦中寻找你遍游江堤。 荷风袅袅:荷叶随风轻轻摇曳的声音。 苍髻带花偏好:形容女子发髻上插着花朵的情态更加妩媚动人。 古来不少: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佳人。 雨丝绣出一枝红:像雨丝一样绣出一朵红花。 倏然林表:忽然出现在树林之外。 【赏析】
诗句释义 1 啼罢流莺花满栋:春日清晨,莺鸟的啼鸣声逐渐停止时,满院的花朵已经盛开。 2. 乍卷疏帘,柳外烟光重:刚刚拉开窗帘,窗外的柳树和远处的薄雾映衬下,光线显得柔和而朦胧。 3. 玉笛谁家才一弄:是谁家吹起的玉笛声音?只有一曲而已,让人感到清新悠扬。 4. 惊醒幽阁朦胧梦:玉笛的声音突然打断了梦中的迷离景象,让梦境变得清晰。 5. 鸦鬓云鬟慵未动
诗句释义: 1. 报道春风吹拂大地,春天已经到来。 2. 春天到来时不要嘲笑人们变得更加老去。 3. 年岁增长的人看到花朵还是觉得少。 4. 哪里好?前村景色明媚,到处都是啼叫的小鸟。 5. 地上落花不要扫走,连天远望让人眼花缭乱新草。 6. 罗袖接花双袖小,香袅袅,不让春天的光芒消逝。 译文: 报道和风春到早,春来莫笑人增老。老眼看花犹恨少,何处好?前村明媚多啼鸟。满地落红休便扫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并结合注解中的注释进行分析,把握其情感主旨即可。 【答案】 译文: 春天将尽的时候,我点染了桃花的面庞,芍药花正零散地开放着。白天很长,鸟儿在歌唱着,我不知该和谁共调。我的眉头已开始皱起,红润的嘴唇也渐渐消瘦,我给自己画上一个团扇。侍女们惊讶于我的容颜变化,杜宇鸟啼声传遍深院。听到郎君的信约归期,我骗自己说
注释: 茅亭何客。宜闲宜淡宜真率。 茅亭,即指茅草搭建的亭子。何客,何人。宜闲宜淡宜真率,是说这个茅亭适合什么样的人来住。 渔牧新知。寄语携樽来莫迟。 渔牧新知,是说这里有一位懂得捕鱼放牧的新交。寄语,是告诉。携樽来莫迟,是说你要来这里喝杯酒,不要耽搁。 芙蓉薜荔。烟生落日柴门闭。 芙蓉,荷花。薜荔,是一种植物。烟生落日,是在落日的余晖下,烟雾弥漫。柴门紧闭,是说这个茅亭的门紧紧地关上了。
【注释】 山居:隐居在山上,过着清闲的生活。 廿年:二十年。歌啸:指唱歌、长啸。空村曲:即《空山鸟语》。 屏除:除去。丹漆:红漆。营:建造。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屋。 哑哑:象声词,形容布谷鸟的叫声。村醪:农村自酿的酒。熟:熟透。 书边宿:把灯放在书旁边睡下。 桐阴:梧桐树荫。簇:聚集。 短墙:矮墙。新生竹:刚刚长出的竹子。 诗囊足:指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可以写诗填词。 不知:不觉。门外春山绿
【注释】: 1. 杏花天:宋词牌名。 2. 梦醒:比喻从梦中醒来。 3. 豪杰槩:豪壮气概。 4. 儿女醒时态:指人到清醒时的常态。儿女,指年轻男女。醒时态,指人的正常状态。 5. 暖暖姝姝时派:形容女子美丽动人的样子。 6. 鬓丝难改:形容人的年纪大了。 7. 酒杯阔:形容饮酒的量很大。 8. 人间翻隘:形容世界变得狭小了。 9. 芳醪醒后依然在:意思是说酒醒了以后,它依然存在,不消失
张邦伊是明代的诗人。 字子高,号云巢,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而著称。张邦伊的诗歌不仅在明代有很高的评价,还被后人广泛传诵。他的作品涵盖了多种风格和题材,既有描写山水自然的田园诗,也有表达人生感慨的抒情诗,以及反映社会现实的时事诗
许世卿是明代诗人,字伯勋,号静余。他是无锡人,生于明朝,有着举人的功名,并且有诗集《许静余先生诗集》流传于世。 许世卿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创作上,也在于他对诗歌艺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秋日徐子复从昆山来同游高云从水居》便是他众多诗篇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高远、湖面的宁静以及与友人共赏美景的情景
戚韶是明代诗人,字龙渊,松江华亭人。他的作品集收录了他的诗歌,其中以七律、七絶为主。 戚韶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以其诗作展示了明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其诗作中流露出的豪迈与深情,至今仍让后世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文精神。通过深入挖掘他的诗作,可以进一步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地位
字介皇,号耘庵,浙江海宁人。 生于明万历二十一年(一五九三)。 崇祯十六年(一六三四)进士。 弘光朝,授常熟知县。 隆武即位,授吏部文选司主事,晋验封郎中,寻加御史衔,视师江上。 明亡,归里杜门著书。 清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卒。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