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吉,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
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太原人,流寓杭州。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
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
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生卒年:1280-1345
乔吉,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
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
太原人,流寓杭州。
他的杂剧作品,见于《元曲选》、《古名家杂剧》、《柳枝集》等集中。
散曲作品据《全元散曲》所辑存小令200余首,套曲11首。
散曲集今有抄本《文湖州集词》1卷,李开先辑《乔梦符小令》1卷,及任讷《散曲丛刊》本《梦符散曲》。
生卒年:1280-1345
【注释】玉楼:指闺房。风迕杏花衫:春风吹拂着杏花衫,使衣襟飘动。娇怯:娇弱怯懦。春寒:春风寒冷。赚:惹人怜爱。酒病:因饮酒过度而身体虚弱。瘦岩岩:形容瘦削的样子。愁浓难补眉儿淡:形容愁苦深重,难以用浓墨来描绘眉儿。香消翠减:香气消散,颜色减少。雨昏烟暗:风雨交加,烟雾朦胧。江南:这里指故乡,泛指南方。 【赏析】这首词写一位独守空闺的思妇,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以酒解愁,然而酒力不支,身体日渐消瘦
【咏柳忆别】 恨青青画桥东畔柳,曾祖送少年游。散晴雪杨花清昼,又一场心事悠悠。翠丝长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楼。揎罗袖试将纤玉手,绾东风摇损轻柔,同心方胜结,缨络绣文球。 注释:怀念曾经的离别之情,对青青的柳树、曾祖送少年游的场景感到遗憾,心中充满淡淡的忧伤。阳光明媚的清晨,雪花般的杨花飘落,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柳枝上的绿丝长长地垂挂着,仿佛没有系上一样,让人感到有些失落
注释:不系雕鞍门前柳,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 赏析:这首词写闺中女子的春日怀人之情。起句“不系雕鞍门前柳”,是说那高耸如云的门楼上,横垂的帘钩像美人的眉目一样修长秀丽。这一句是全篇的纲领。以下三句“玉容寂寞见花羞”、“冷风儿吹雨黄昏后”与“帘控钩,掩上珠楼”,“风雨替花愁”,都是对门楼上帘钩和美人的描写。从“见花羞”到“掩上珠楼”
【注释】 毗陵:今江苏宜兴。阳羡:今属江苏无锡县。长林:在今江苏宜兴县西南。《史记·伍子胥列传》:“子胥夜行见易水,泣涕曰:‘嗟乎!悲夫,此去灵川千里兮,一别苏秦与张仪!”后因以“长林”指代故乡或远地。磷火:即磷火虫,俗称“萤火虫”。 【赏析】 《毗陵晚眺》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词作,上片写登临所见,下片则抒发了作者的感慨情怀。 “江南倦客”三句,写登上毗陵(今宜兴)城楼所见
【注释】: 1. 凭栏人:词牌名。 2. 春思:即《春怨》。 3. 梨花曲槛傍:指曲槛旁有梨花盛开。 4. 清露苍苔罗袜凉:形容夜深露重,足下生寒,足履上沾着苍苔,感到凉爽。 5. 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意思是说因为相思而愁苦得肠断,所以为情人烧夜香,以寄托思念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离别相思的词。词的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写情寄意。“淡月梨花”点明了季节和时令。“曲槛傍”点明了地点
懒云窝,静看松影挂长萝,半间僧舍平分破,尘虑消磨。听不厌隐士歌,梦不喜高轩过,聘不起东山卧。 译文: 懒云窝,静静地看着松树的影子挂在长藤上,半间的僧房被平分为二,尘世的烦恼都消失了。听得不厌隐士的歌,梦见不喜高堂大室,聘不起东山卧(指辞官隐居)。 疏慵在我,奔兢从他。 注释: 懒云窝,在今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安昌镇。 隐者居处,以松、竹、梅为伴,自得其乐。 半间僧舍平分破,尘虑消磨
注释: - 肝肠百炼炉间铁:比喻人经过种种磨砺,如同铁在火中锻炼。 - 富贵三更枕上蝶:指人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富贵的滋味。 - 功名两字杯中蛇:指功名利禄如同两条蛇藏在杯中。 - 尖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竹篱茅舍:形容生活清苦,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追求名利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注释】 黄花:指菊花,这里泛指花卉。 翠竹:指青竹。栽些:种植一些。 农桑事上熟:农业和桑蚕的事都办好了。 名利场:指官场。 禾黍:指庄稼。庄科:指收成。 篱落:篱笆。放鸡鹅:饲养家禽。 五亩清闲地:形容住宅周围的田地很大,种着五亩蔬菜,十分清闲。 一枚安乐窝:形容居住的房屋很舒适。 行呵:做官的时候。 藏呵:隐退的时候。 【译文】 菊花开了几朵,青竹种了一些。农业和蚕业都顺利丰收
【注释】 正宫:指词牌名;绿么遍,又名《绿窗暗》、《醉蓬莱》、《西江月慢》,是唐教坊曲的曲牌名。自述:作者自称。龙头选:指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出身。入名贤传:被载入历代名贤的传记中。时时酒圣,处处诗禅:指自己饮酒和写诗都到了极高的境界,如同佛家的禅宗。烟霞状元:指自己有如神仙般的风采。江湖醉仙:意指自己的潇洒豪放。笑谈便是编修院:意指自己经常以谈笑风生来打发岁月。批风抹月:意为吟咏山水,赏玩花草
登姑苏台 百花洲上新台,檐吻云平,图画天开。鹏俯沧溟,蜃横城市,鳌驾蓬莱,学捧心山颦翠色,怅悬头土湿腥苔。悼古兴怀,休近阑干,万丈尘埃。 注释与赏析: 双调 · 折桂令 · 登姑苏台 【译文】 百花洲上新建的楼台,屋檐飞翘如云平展,如同画中景。大鹏鸟俯冲到大海之中,海市蜃楼横贯在古城之上,巨鳌驾着仙船驶向蓬莱,就像捧着心形的山,脸上露出忧郁的神情,好像翠山上的山神因伤心而皱起了眉头。我对着这景色
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字无逸,号溪堂。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 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 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三百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生于宋神宗赵顼熙宁元年,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与汪革、谢薖同学于吕希哲,刻苦磨砺,诗文俱佳。 两次应科举,均不第。 然操履峻洁,不附权贵,和谢薖「修身砺行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 入元,其词多咏物之作,间寓身世之感,意旨隐晦,著有《花外集》一卷,又名《玉笥山人词集》,后人易名为《碧山乐府》。 生卒年:?-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开元、天宝时在世,曾任常熟县尉,金吾长史。 以草书著名,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为“三绝”。 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 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书法与怀素齐名。 性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时称张颠。 被后世尊称为“草圣”。 生卒年:68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