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时华是明代的诗人。
字茂先,生于1590年,卒于1639年,江西南昌人。他自幼聪颖异常,不仅对诸经子史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能够无师自通,广泛涉猎。他的文学成就在文坛上享有盛誉,被尊为“真儒”,其一生的经历也颇为传奇。
万时华是明代的诗人。
字茂先,生于1590年,卒于1639年,江西南昌人。他自幼聪颖异常,不仅对诸经子史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能够无师自通,广泛涉猎。他的文学成就在文坛上享有盛誉,被尊为“真儒”,其一生的经历也颇为传奇。
【注释】 岁暮田居:岁暮,指年老;田居,指隐居。苦为俗所婴,意思是说人到了老年,就应当像古人那样安闲自得,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诗书沿先辙,且复爱斯名:沿先辙,指沿着古人的足迹;斯,代词,这,指读书和写作。 晨梳启青镜,览容时自惊:启,打开;青镜,即铜镜。诗人每天清晨起床后都要照一照铜镜来端详自己的容颜。 白日照东壁,素月已西楹:白日,指阳光;素月,明亮的月亮。诗人在东墙照一面镜子
【注释】 1、西风吹:秋风。古巷:旧时街巷。 2、驱:驱使。下泽车:放下车子,徒步行走。 3、百鸟集乔木:指鸟儿飞集于高大的树木之上。乔木:大树。 4、森森:草木茂盛的样子。君庐:你的屋子。 5、诸甥:侄儿们。闻:听说。我来:你兄长来访。 6、僮仆:仆人。壶榼(kē):酒具。纵横趋:纷纷奔来。 7、妹:丁氏妹。阿兄至:我兄长来了。结束:收拾好。临中厨:到厨房里去。 8、呼婢:让女奴去摘蔬菜。后园
【赏析】 重熙,即李重华(1573—1623),字元玉,号凫盟。浙江仁和人。明末诗人。与兄李重润、弟李天赐同以诗名,世称“三李”。有《凫盟集》。此诗写送别之情。首联写景,渲染离情;颔联抒情,表达惜别之意;颈联写景,点出送别的时间;末联写景,抒发感慨。全诗构思精巧,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宿雁分朝影,章门野水边。 清晨的雁群在天空划过长长的影子,它们掠过章门的野水,向南而去。宿雁分朝影
诗句释义 晓度牛岭 - 注释:清晨时分通过牛山岭。 巨灵辟幽壤,滃然划兹区 - 注释:巨大的神灵开辟了幽深的土地,这里被划分出新的区域。 势若群兕蹲,亦若千羊趋 - 注释:地势如同众多犀牛蹲伏一样稳固,也如同成千上万的羊群奔跑一般。 寒光积岩壑,高厚气有馀 - 注释:寒光积累在岩石和沟壑中,这里的地形显得非常险峻且充满生气。 恍疑虎豹宅,或有仙人居 - 注释
送卫子建归河东 卫子建,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是卫子的故乡。 四渡章门水,归与益黯然。 章门水,即章丘水,位于山东章丘县,是黄河下游支流之一,因水色湛碧,又名“蓝水”。 讲依坛际杏,离引曲中弦。 讲依坛际,指卫子在讲学之地,坛为古代帝王讲经说法的地方。杏,即杏花,春天开放的花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 野色朝随马,溪声暮入蝉。 野色朝随马,意指早晨的时候
这首诗的标题是《夕佳楼》,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嘉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理解与注释: 夕佳楼 - 李嘉祐 朝登北城风怒号,沙飞十丈寒云高。 春鸿欲归呼其曹,楼头歌管声嘈嘈。 此地管弦朝复夕,父老经过多太息。 城中少年那复知,云是当年契公室。 诗句解释: 1. 朝登北城风怒号:早晨登上北城的城墙,只见狂风呼啸,仿佛在怒吼。这里的“风”可能象征着某种强烈的情绪或者力量
【注释】 1. 公排:指公卿大臣。帝阍,皇宫的守卫。叫阊阖(chānhé),传说中天门,指皇帝的宫廷。2. 绥蒸黎:安抚百姓。蒸黎,这里泛指南方人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京城做官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朝廷上大声疾呼,要求皇帝体察民情,为百姓着想,关心国家大事。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明江西南昌人,字吉人。 天启五年进士。 授归德推官,崇祯四年以事谪官。 后以杨嗣昌荐,为大理寺右评事,军前监记。 十六年为南京职方主事,进郎中。 宣谕四镇,使共奖王室。 南京破,走奔唐王,拜兵部右侍郎,总督江西湖广诸军,守赣州。 城破,投水死。 生卒年
万霁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字季丙,出生于江西吉安府安福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文人,其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江西乡试中名列第二十七,并且在宣德五年(1430年)丁丑科会试中考得第三十一名,殿试登第,最终成为了一个官员
万时华是明代的诗人。 字茂先,生于1590年,卒于1639年,江西南昌人。他自幼聪颖异常,不仅对诸经子史有深入的研究,而且能够无师自通,广泛涉猎。他的文学成就在文坛上享有盛誉,被尊为“真儒”,其一生的经历也颇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