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应龙,字时见,号中阳,是明代的诗人,生于1541年,卒于1615年。
舒应龙是明代广西全州的举人,他的诗作《游湘寺》便是一例。此诗描绘了湘寺庙宇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空王台殿的向往和对佛性的感悟,诗风清雅淡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舒应龙,字时见,号中阳,是明代的诗人,生于1541年,卒于1615年。
舒应龙是明代广西全州的举人,他的诗作《游湘寺》便是一例。此诗描绘了湘寺庙宇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空王台殿的向往和对佛性的感悟,诗风清雅淡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解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先点题,“空王台殿绝嚣氛”,是说湘寺的佛殿清幽寂静,远离尘嚣。次联写僧徒在寺里诵经打坐。“初上月”三字写出了时间的早,“正夜分”三字写出了时间晚。第三联写僧人在寺院里打坐念经的情景。第四联写僧人在念经时,忽然觉得眼前出现幻影,而自己好像成了那幻影中的物象,这幻影和自己的真身是两码事。最后两句写僧人悟到了禅宗的真谛,觉得心如莲花一般纯净无垢。 【答案】
舒应龙,字时见,号中阳,是明代的诗人,生于1541年,卒于1615年。 舒应龙是明代广西全州的举人,他的诗作《游湘寺》便是一例。此诗描绘了湘寺庙宇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空王台殿的向往和对佛性的感悟,诗风清雅淡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程可登是明朝的诗人。 字仲权,明徽州府休宁人,家贫而好学,从人借古书夜读,因而博洽能诗文。他创作了《七律·凌虚阁》等多篇脍炙人口的诗作,其中《晓起与邝无傲作》更是广受欢迎。其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见于他的诗文集中,如《程仲权诗文集》,展现了他对诗词艺术的精湛掌握和深厚情感
智訚并非明代诗人,而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实际的创始者。智訚俗姓陈,字德安,是隋代荆州华容(今湖北公安县)人,祖籍颖川(河南许昌)。他的生平与诗作主要集中在宗教领域,而非文学创作。 智訚在天台宗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不仅是实际的创始者,还被尊称为“慈忍普觉禅师”。智訚在天台宗中的教导和实践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教义强调慈悲普度,提倡众生平等
舒应龙,字时见,号中阳,是明代的诗人,生于1541年,卒于1615年。 舒应龙是明代广西全州的举人,他的诗作《游湘寺》便是一例。此诗描绘了湘寺庙宇中的静谧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佛教空王台殿的向往和对佛性的感悟,诗风清雅淡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