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诗人温如璋,字敷德,是一个以其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著称的官员和诗人。温如璋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随后被任命为贵溪知县。

温如璋的政治生涯充满传奇色彩。他在任上因治理有方而受到百姓的爱戴,并曾成功抓捕盗匪、平息大疫和纠正盐政弊病等。温如璋在任霍丘县令期间,面对疫情,他不仅捐出自己的廉俸施药救民,还救助了六百多家的逃荒户,使其得以复业。他的这些政绩为他赢得了“治声”的美名,并在服阕后升任为广西道御史。在担任此职期间,温如璋直言不讳,多次匡济朝政,并揭露了税监马堂的暴行。

温如璋的文学成就同样不容忽视。他的诗作收录于《古诗词网》的“温如璋诗词全集”,其中《九日同吕文川宿龙门洞中》《径竹绕来僧磬响》两首作品尤为著名。温如璋的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感的能力。《九日同吕文川宿龙门洞中》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共度佳节,欣赏名山美景的情景。诗中的对联“谷口明霞烟树低,龙门夜整石床栖”展现了龙门的宁静和美丽,而“出林弦月光侵席,瀑洞珠泉响注溪”则生动描绘了大自然的壮阔景象。此外,《径竹绕来僧磬响》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寺院清净氛围的赞美。

除了诗歌创作,温如璋在仕途上也表现出过人的勇气。他曾弹劾税监马堂的横暴行为,尽管最终未能阻止马堂,但他的行动显示了他敢于挑战权贵的决心。这种刚直不阿的性格使他在历史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记,也反映了明代官场的某些特性。

温如璋是一位集政治才能和文学才华于一身的历史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成就,无论是在官场还是文学领域,他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