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涤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画家。汤涤(1878年—1948年)是清代名画家汤贻汾的曾孙,幼年失怙,生于清贫,随母习学书画,中年长居北京。
汤涤是民国最早一批画社——宣南画社的导师,与萧逊、王云并称北京画坛的重要人物。他与金城、吴待秋出生于同一年,与陈师曾、陈半丁关系深厚,余绍宋、梅兰芳、程砚秋等人都曾是他的弟子。汤涤的先祖为南京殉节的汤贞愍公,因此他继承了家族的文学传统。他原名向,因慕石涛大涤子之名,改名涤,字定之,为纪念祖父故又号乐孙。
汤涤在北平时曾寓居太平湖畔,又号‘太平湖客’。他在山水画创作上深受李流芳的熏陶,学习元明诸大家的风格,气韵生动,笔墨尽变,榘度森严,气势雄伟,神趣天然,甫悬画例,誉满京华。汤涤的治学严谨,每夕都要练笔,直至晚年病中仍不辍。他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擅长山水画,其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了很高的评价。
汤涤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书画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他的生平事迹和艺术成就,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书画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