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找到与’冯鼎爵’相关的结果。}
冯鼎爵
查阅内容
家在鸣珂里,闲人只是闲。 破书聊用补,雄剑任成斑。 却病频收药,无资可买山。 直教明月至,一为启松关。 诗句释义 首句“家在鸣珂里,闲人只是闲。” - 鸣珂里:指代一个富有且繁华的地区,也象征着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闲人:指的是过着无忧无虑生活的人们,他们不急于追求名利,享受当下的平静与自在。 - 只是闲:强调这些人的悠闲生活是自然而然的,并非刻意寻求。 第二句“破书聊用补
【注释】 即事:即景而作的诗。小径:小路。荒落:荒芜。春半:春天过一半的时候。一枝:指梅花。不饮酒:不喝酒。负此百花晨:辜负了百花在早晨开放时的美色。石迸笋当户,巢低鸟近人:石头上长着竹笋,像门帘一样挡在门前,小鸟飞落在巢边,好像要接近人一样。禅玄两无据:佛家讲清静无为,道家讲自然无为,这里用“无为”比喻“无事”,表示无所事事。抚已问前因:用手抚摸一下自己,想一想过去的事情。 【赏析一】
朝雉惊人掠岸飞,樱桃初实杏梅肥。落花莫谓无情物,不傍游丝傍钓矶。" 这首诗是明朝著名诗人冯鼎爵的作品《春游和单狷庵韵·其二》。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朝雉惊人掠岸飞:清晨的雉鸡惊起,它们掠过湖面时显得格外迅猛。 - 樱桃初实杏梅肥:樱桃开始成熟,杏梅也长得饱满多汁。 - 落花莫谓无情物:落花虽然凋零,但不应被视为无情感的存在。 - 不傍游丝傍钓矶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高启所作的《泖居自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半生已过更谋居,水北山南漫结庐。 - 释义:我已经到了晚年,又开始考虑我的居所,我在水北山南随意建造了一座小屋。 - 译文:我已经度过了大半生,现在又在水北山南寻找一处住所来定居。 - 关键词:半生(一生的一半时间)、谋居(计划或打算住的地方) - 注释: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顾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text 突兀古城边,溪回草阁偏。 绯桃贪醉雨,碧树迥粘天。 剩有江湖思,曾无车马缘。 莫言投笔事,不是请缨年。 【注释】 1. 突兀:形容地势高耸,突兀不平,这里指山峦重叠。 2. 溪回:形容小溪弯曲回环。 3. 草阁:指简陋的住所。 4. 绯桃:红色的桃花。 5. 沾:接触、附着。 6. 剩:还有,表示数量的少。 7. 江湖:泛指江河湖海。 8. 曾:曾经。 9. 莫言:不要说。
【注释】 1. 知非:知道不是(真正的)富贵。 2. 端居:清高自守。曾不羡:不曾羡慕过。 3. 五十年来:意谓从年青时起至中年为止,共五十多年。事事蒙:事事都蒙受、都遭遇。 4. 半偈:佛教语。指佛经的一半。常持朝与暮:常常拿着诵念。 5. 一尊:酒器名。尊,同“樽”。不虑雨兼风:不怕风吹雨打。 6. 尚偕妻子蜗粘壁:意谓还带着老婆孩子在墙壁上爬行。 7. 每赴山林鸟脱笼:意谓每次到山中林间
首春纪怀 其一 注释: - 春雪不到地:春天的雪还未降落到地面。 - 巡檐杂雨声:在屋檐下听雨的声音。 - 出幽看鸟性:走出幽深的地方看鸟儿飞翔。 - 善瘦见梅情:善于发现梅花的美丽。 - 老矣成无相: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无法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 优哉岂爱名: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哪里会在乎名利呢? - 寒威虽未解:虽然寒冷的天气还没有过去。 - 砌草怒含英:墙边的草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诗句原文: 休唱前人懊恼歌,欢时较少恨时多。 芳菲满目犹如此,开到荼蘼更若何。 注释: - 休唱前人懊恼歌:不要模仿那些已经过时的悲伤歌曲。 - 欢时较少恨时多:在快乐的时光中,人们的烦恼相对较少;在悲伤的时刻,人们则感到更多的痛苦。 - 芳菲满目犹如此:尽管春天的美好已经逝去,但依然可以看到那些曾经盛开的花朵。 - 开到荼蘼更若何:当荼蘼花盛开到极致时,它的样子又是怎样的呢? 赏析:
【诗句释义】 “凡草则靡”,意思是说普通的花草都显得萎靡不振; “凡香则佞”,指的是那些香味庸俗的花草都显得阿谀奉承; “独禀金精”,是指它独自禀受金的精华,具有高雅的品质; “坤黄居正”,指菊花的花色是黄色,处于正中的位置; “肃然其枝”,指菊花的枝叶非常庄重; “挺然其性”,形容菊花的性格非常刚毅; “长松子男”,比喻菊花像松树一样高大,结实; “酣枫婢媵”,指菊花的颜色鲜艳如红枫
注释: 红板桥头,有黄土堆砌的墙,紫藤花垂挂在桥上。 这里并非普通人所居住的地方,走到前边的小溪,闻到了不同寻常的气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红板桥头、黄土墙、紫藤花等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中不是凡人境”和“行到前溪有异香”等诗句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领悟。同时,诗中的“前溪”也暗示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相关推荐
项麒是明代诗人,字文祥,号爱日,出生于浙江仁和。他在明代有着举人及吏部司务等身份,并曾历任南京刑部郎中、礼部及工部等官职。在成化初年应诏直陈五事时,项麒提出了关于正学和纳谏的直言,显示出其对国家政治有深入的见解。 项麒的作品收录于《爱日斋稿》,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他的诗风和才华。他的诗歌中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体现了他对于人生、社会和国家的深刻思考。他的诗歌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