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江西新昌人,字德辉。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授延平推官。
天启间,官兵部职方郎中,办事公正,尝极论“债帅”之弊,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吏部,历考功郎中。
在职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以论救杨涟,劾魏忠贤,为阉党所构,削籍戍贵州。
崇祯初,起南京通政司参议。
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荷兰殖民者自台、澎入陷厦门、维琏与郑芝龙合力击退之。
为首辅温体仁所忌,罢归。
有《达观楼集》、《自儆录》。
生卒年:?-1635
明江西新昌人,字德辉。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授延平推官。
天启间,官兵部职方郎中,办事公正,尝极论“债帅”之弊,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吏部,历考功郎中。
在职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以论救杨涟,劾魏忠贤,为阉党所构,削籍戍贵州。
崇祯初,起南京通政司参议。
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荷兰殖民者自台、澎入陷厦门、维琏与郑芝龙合力击退之。
为首辅温体仁所忌,罢归。
有《达观楼集》、《自儆录》。
生卒年:?-1635
【注释】 初至夜郎:作者第一次到夜郎(贵州一带)去任官。夜郎,指今贵州省一带。 远戍天涯事可悲:远戍边关,身在天涯,令人可悲。 疏狂真负圣明时:疏狂,意气豪放。圣明,皇帝的圣明,此指明君贤臣时代。负圣明,辜负了圣明天子和贤臣良将的好时光、好机会。 谁言鸿鹄能千里:鸿鹄,大雁,比喻志向高远的人。谁言,岂有谁说。能千里,能飞到千里之外。 差喜鹪鹩托一枝:鹪鹩,一种小鸟。差喜,庆幸。托一枝
注释: 1. 膻涂难久居,盛名宁久留。 膻涂:指权贵之地。久居:长时间居住。盛名:高名。宁:怎么。 2. 所以鸱夷子,五湖一扁舟。 鸱夷子:即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五湖:指太湖。扁舟:小船。 3. 应无雄辨士,俯徇燕客求。 雄辩士:有雄辩才能的文臣。俯徇:屈从。燕客:指燕国来的客人。 4. 四时忌成功,急湍无安流。 四时:四季。急湍:急流。 5. 美服人所指,权利倍添忧。 6. 赏析:
诗句释义: 1. 百年苦瞬息,人事复乖违。 - “百年”指人的一生,“苦瞬息”表示生命的短暂和苦难。 2. 园中桃与李,安能久芳菲。 - “园中”可能指的是自己的家园或所处环境。 3. 天风扫枯叶,北雁忽南归。 - “天风”可能指自然风力。 4. 嗟我行役人,年年戍金微。 - “嗟我”感叹自己。 5. 觱栗自西来,游子未授衣。 - “觱栗”是北方方言对冰雹的称呼。 6. 严霜堕关塞,明月照孤帏。
``` 青青道傍柳,转眼忽成围。 男儿客他乡,不知岁月非。 注释:道旁的柳树青翠欲滴,可是转瞬之间便已经长得枝繁叶茂、密不透风了。男子在外漂泊他乡,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却浑然不觉。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离家在外的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比柳树的迅速生长和人的漂泊生涯,表达了一种无奈与辛酸,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执着和坚韧。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注释】 1. 妾:这里指女子。 2. 凭谁寄:凭谁向谁诉说? 3. 君怀:指女子对丈夫的怀念之情。 4. 祇:仅仅,只有。 5. 堂前双燕子:在屋外筑巢的燕子。 6. 岁岁赴春期:每年春天都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闺中女子对远方丈夫深切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妾恨凭谁寄”,描绘了女子孤独寂寞的情感状态。她无法将这份深深的怨恨向任何可信任之人倾诉,只能默默承受内心的痛苦。
【注释】 鸱枭:猫头鹰。腐鼠:腐烂的老鼠,喻指无用之物。鹓雏(yuānchú):鸾凤一类的神鸟。樊笼:用网捕鸟,比喻受拘束或囚禁。张弧:拉满弓。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和讽刺。诗人借鸱鸮食腐鼠,而高飞于碧梧之上,表现了它不受世俗束缚的精神;以鹿比喻人,表明了人生命运的不测,同时也反映了世道人心的险恶。全诗语言平易质朴,寓意深刻,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明江西新昌人,字德辉。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授延平推官。 天启间,官兵部职方郎中,办事公正,尝极论“债帅”之弊,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吏部,历考功郎中。 在职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以论救杨涟,劾魏忠贤,为阉党所构,削籍戍贵州。 崇祯初,起南京通政司参议。 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荷兰殖民者自台、澎入陷厦门、维琏与郑芝龙合力击退之。 为首辅温体仁所忌,罢归。 有《达观楼集》、《自儆录》。
杨四知是明朝的一位进士出身的政治人物。 杨四知(1545—?),字元述,号廉风,出生地为江西鄱阳县人。他的生平事迹与成就主要集中在其政治生涯上。他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河南乡试中名列第三十名,而在万历二年的甲戌科会试中则取得了第一百二十三名的好成绩,并最终成为进士。这样的成绩足以证明他在当时的文坛及官场上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声望
明江西新昌人,字德辉。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授延平推官。 天启间,官兵部职方郎中,办事公正,尝极论“债帅”之弊,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吏部,历考功郎中。 在职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以论救杨涟,劾魏忠贤,为阉党所构,削籍戍贵州。 崇祯初,起南京通政司参议。 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荷兰殖民者自台、澎入陷厦门、维琏与郑芝龙合力击退之。 为首辅温体仁所忌,罢归。 有《达观楼集》、《自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