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端伯
【注释】: 建德道中:指诗人在从建德返回途中经过的山间道中。 青天霜气迥,匹马立平沙。 青天高远,霜气浓重;马立在平坦的沙地上。 远道风千里,寒城月万家。 远行的道路,有千里之遥;寒夜的城门下,万家灯火。 乱山盘径险,深树引堤斜。 群山环绕,道路曲折;高大的树木伸向河堤,使河堤倾斜。 夙昔悲秋意,偏于作客赊。 我早就对秋天充满悲伤之情了;如今又漂泊在外。 【赏析】:
绝句为黄定之解嘲 黄端伯诗意解析与赏析 【注释】 1. 二月:农历二月,春暖花开时节。 2. 踏落花:漫步于落英缤纷之中。 3. 烂:形容桃花繁盛如霞光般绚丽多彩。 4. 人家:指桃花盛开时各家各户的房屋。 5. 一径:一条小路。 6. 桃花是一家:每家门前都种有桃花树,象征着和谐共处。 【译文】 二月时分,我们漫步于落英缤纷的桃源之中,只见桃花千树竞相绽放,如同绚烂的霞光。在这片美景中
【注释】 辽落萧关外,阴风万马肥。 萧关:即“榆塞”,在今陕西定边县北,是古时长城的重要关隘。 阴风万马肥:暗指战马被养得很好,可以驰骋沙场。 列戍传金柝(tuò),寒沙卧铁衣。 戍:驻军。 金柝:古代用金属制作的更鼓,用来报更。 铁衣:铠甲。 赏析: 这首诗写征夫从军,抒发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首句写边关景象,以景衬情。辽、阴二字渲染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
【解析】 此诗为诗人在龙湖登仙居阁时所作。“夜泊”即夜泊于龙湖之上,登上仙居阁后,作者触景生情,联想到仙境胜地。首联写仙居阁夜晚的风声和月亮,颔联写自己独自走在石林之中的感受,颈联写自己独自走在沙路上的感觉,尾联表达自己向往神仙世界的愿望。 【答案】 译文: 晚上在龙湖上停船登上仙居阁,阁外风吹得特别急促,江面上月色显得格外寒冷。 山石林立幽深,独自漫步在其中,看到傍晚时分
山阴道中:指山阴道,即山阴道。 夙昔流觞地:流觞曲水,是一种古代的饮酒游戏,参与者轮流取杯饮酒,将酒杯投入水中以记分,最后看谁的分数最多。此句形容此地以前就是举行这种游戏的场所。 回溪曲曲盘:回溪曲折蜿蜒,如同一条盘旋的小溪。 遥怜沙月迥:远眺沙洲上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 渐觉海天宽:逐渐感觉到天地间的辽阔。 暮色横烟暝:夕阳西下,天色变得昏暗。 春阴阁雨寒:春天的阴雨绵绵,天气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军旅诗,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景象和士兵的思乡之情。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家乡的思念。 1. “万里长城北”: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边境,因此用“万里长城北”来描述它的位置。 2. “萧条白草荒”:这里的“萧条”和“白草”都是形容边疆的荒凉景象,而“荒”则强调了这种景象的无人烟、无人烟的特点。 3. “风沙吹不去”:风沙是自然现象,但在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恶劣
注释:面对面地讨论问题,只有金刚王显露出来。割断事物毫无怨恨之情,刀山就是修行道场。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金刚王修行道场的诗句,通过比喻手法,展现了金刚王的坚定与决心。诗中“对面绝商量”表达了面对问题时的果断决断,“独露金刚王”则描绘了金刚王在修行过程中的坚毅形象。“割截无嗔恨”暗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面对困难时的坦然态度,而“刀山是道场”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阁夜鸣风迅,江天度月寒。 石林幽独到,沙路暝相看。 倒树斜悬壁,惊涛急下滩。 长怀仙境胜,便欲弃儒官。
对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 割截无嗔恨,刀山是道场。
二月桃源踏落花,桃花千树烂于霞。 人家各占桃花里,一径桃花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