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廷瑞号木石以进士除南京监察御史时户刑兵工四部尚书国子祭酒俱不职公抗疏论之掌锦衣都指挥刘敬父子怙势横虐言官为结舌公独疏其下法遂逮敬夺官子论戍一时风裁凛然出为山东按察佥事在职劳瘁遂以疾请老卒于家子钥亦为名御史见后传从子鳌官户科都给事中余近选此集于诸世家遗文最所加意万允诚更走访不遗力一日余谓允诚曰城西董氏其先有父子名御史而里中诸诗选绝不及岂两公俱无文辞耶复念董工部德镛吾家婿也为公后因遣侄辈往从问其家颇有所藏先世遗集否次日董甥从旧簏中觅得一册来前后剥落数纸喜中尚完好发视即工部所刻先世两御史集也诗各一卷数十首俱华健有奇气不愧作者余读之嗟赏竟日若工部诚所谓贤子孙也工部刻此集在崇祯癸未九月不及半年国难作工部亦下世诗板俱毁今仅存一二册即御史子孙俱未得见若失此一时前辈风雅竟不可复问矣余因简与公同时若薛司税敬纪善服耘诗则从薛氏所刻世风录之陈太守本深诗则吾友陈同亮持示其家乘所抄副使张公炳诗亦得诸张氏家乘中钱布政奂诗则余为吾友钱稚廉序定其家集选此数首董氏两御史诗则得工部所刻本也前此七公俱自二百年后始登作者之堂为桑梓增重夫诸公久以名位显闻于世家有遗文而诸选家草草且绝无问之者何况布衣草野金石之声不出蓬户更谁为发潜德之辉耶梨洲先生曰坐视先辈佳文字埋没是为忍人三复斯言能无感叹
生卒年:?-?
董琳
查阅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逐句释义”,这是考查诗歌内容理解的题型。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读懂全诗,然后逐句分析。 (1) “昨夜雨断风不歇,就床吹却书灯灭”一句中,“雨断”指雨水已停;“风不歇”意谓风不止息。“风不歇”与“就床”“吹却”照应,写诗人因风雨而就寝,又因风雨而起身开窗,以消其烦闷。“就床”“吹却”与“书灯灭”照应,说明诗人彻夜未眠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诗的格式,首先应明确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律诗的一种形式,每首四句,共二十个字。 【注释】 ①禅宫:佛寺。云半间:一半在云端。②上方闲:指山中修行的道士。③窗经小雨桃花尽:窗外经过一阵春雨,满院桃树的花都凋谢了。④径带馀春苔藓斑:小径旁长满了春天的苔藓。⑤奇篆:奇异的印章。⑥乱钟催月过青山:寺庙内敲钟声声,催促月亮从青山中走过。⑦坐卧看书门不关:坐着躺着看书
诗句释义 1 晓来狂雨过书堂,山水分流半小塘。——清晨时分,狂野的大雨过后,书堂前的山水在半小塘中交汇流淌。 2. 柳叶倒垂青鉴影,楝花轻漾縠纹香。——柳枝倒挂,如青色的镜子;楝花轻轻摇曳,散发出波纹般的香气。 3. 夜寒虫叫千声月,日暖鱼翻一尺霜。——夜晚寒冷,虫子叫声连绵不断如同月光下的声音;太阳温暖时,鱼在水中翻转,仿佛是一层薄冰被打破的声音。 4. 忽看千山奔不住,碧天高处泻岚光
诗句释义及赏析 远山云出千重岫 - 注释:远处的群山被云雾缭绕,仿佛千层叠嶂。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将远处的山脉与云雾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远、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流水声归半掩柴 - 注释:流水的声音在半掩的柴门处回响。 - 赏析:这句诗通过“流水声”和“半掩柴门”两个元素,传达了一种静谧、和谐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向往。 我法于今输我拙 - 注释
诗句释义 1 露湿青鞋涩,行行天大白。 - "露湿青鞋":早晨的露水打湿了鞋子。 - "行行天大白":天空一片明亮。 2. 山腰乱鸟声,树顶红日色。 - "山腰乱鸟声":山腰传来杂乱的鸟叫声。 - "树顶红日色":树梢上的太阳呈现出红色的光辉。 3. 岂苗青以繁,池景静涵碧。 - "岂苗青以繁":难道只有这草木丛生的地方才如此繁茂? - "池景静涵碧":静谧的池塘倒映着碧绿的景致。 4.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全诗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图。首联“出门”二字是全篇的纲领,诗人开门见山,直接点明题目,也表明他此时的心情。颔联描写了湖光山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颈联写自己喜欢游山玩水,喜欢自然美;尾联写诗人在登高远眺中领略到的山景之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 走出城外远远地眺望,远处的景物在晴空下显得格外清晰。湖面像一条带子
【诗句释义】 刺船岸脚秋雨恶,蓑襞挂草笠撑箬。 渔翁归去沙上头,两脚竞僵带泥缩。 寒林枯削落叶黄,高山嵂崒江溟茫。 烟深路黑若冲虎,呼妻便舀床头缸。 【译文】 秋天的雨水猛烈,渔民们用船刺水上岸,他们头上戴着草帽和竹箬,身上披着蓑衣,手里拿着捕鱼工具。 渔民回家后,站在岸边的石头上,双脚冻得僵硬,沾满泥土。 寒冷的树林中落叶飘落,黄色的树叶显得枯槁而凄凉;远处高耸的山峰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1. 一眉新月天西白,两眼旧山溪上青。 - 一眉新月:形容月亮初升时如眉毛般清晰。 - 天西白:描绘天空中新月如白色丝带挂在西边。 - 两眼旧山溪上青:形容山的颜色在溪流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翠绿。 - 旧山:意味着那些山已经存在很久,与“新”相对。 - 溪水:指小溪或流水。 - 青:指青色、绿色,这里用来形容山的颜色。 2.
相关推荐
冯敏效(1538-1593)是明朝的著名诗人,字忠卿,号季山,又号天谷山人。 冯敏效出生于浙江平湖人,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文学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明代诗人“云峰住公”是一位抗倭英雄,字汝修,号东华,出生于永嘉场二都英桥里,是王沛的从侄。他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中进士,授职为东昌府,并在明朝时期活跃于文学创作和军事事业上。关于这位诗人的生平、事迹及诗作,以下是一些详细信息的介绍: 1. 生平简介: - 云峰住公生于明朝时期,是当时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在政治和军事上都有所建树。 - 在抗倭方面
冯骝,明代诗人,原名梦兆,字俨若,南海人。 冯骝的生平并不广为人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在明朝时期活跃于文学领域。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曾中举,并担任过教谕。尽管具体的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虹月舟为张廷翰赋》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到的艺术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