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敏效
【解析】 此诗写客子在旅途中,夜泊京口的情景。首联是写旅人日夜奔波的劳顿,颔联写旅人的思乡之情,颈联写夜晚的宁静,尾联则写客子推篷问五更时的愁绪。 【答案】 译文 客居他乡日复一日,枕边只有一座孤城。 戍楼上的战鼓声断送了故乡的梦,漂泊在外的船只多映着明亮的月光。 潮水涨时江面平静传递着消息,天空湛蓝云层平静不闻雁鸣。 哪里传来了悲歌,我推篷问那五更天? 赏析: 这首诗是写客子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
【诗句释义】 娄江:指今江苏吴江县附近的一条河。娄江在唐代称为吴松江,是连接苏州和太仓的一条重要河流。 淹客思:被滞留在客船上的旅人。 挂笠分斜雨:把斗笠斜挂在头上,挡住了斜飞的细雨。 停歌听落潮:停下船唱歌,倾听着落潮的声音。 鱼鲜红舸疾:红色的鱼船飞快地向前驶去。 蜃气碧天遥:远处的天空中出现了蜃气,天空显得很远。 栖泊:停留,暂住。 悠然醉浊醪:悠然自得地喝着浊酒。浊醪就是浊酒
山墅雨后 风雨逗春寒,青山绕画阑。 鸟声穿磴落,林静带云看。 对酒今朝熟,怜花昨夜残。 谁知苔径滑,莫惜倚筇难。 注释: 1. 风雨逗春寒:指春风中带着雨滴的寒意。 2. 青山绕画阑:形容周围环境宁静优美,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3. 鸟声穿磴落:指鸟儿在石梯间穿梭的声音。 4. 林静带云看:形容树林安静祥和,仿佛与天空相连。 5. 对酒今朝熟:指今天喝酒已经变得醇厚可口。 6. 怜花昨夜残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解答时要读懂全诗,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写作技巧。“水远连天碧”“秋深共客寒”是描写眼前之景;“孤舟迷去路”,“频对夕阳看”是写舟中的所见所想。“水远连天碧”,水天相接,视野开阔,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而“秋深共客寒”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孤舟迷去路”,是说舟行途中,不知往哪里走,表达了诗人迷茫无措的心情;“频对夕阳看”
【诗句释义】 萧条:凄凉、冷落。怜:爱。城阴:城边。犹:依然。棹:划船用的桨。闲庭:寂静的庭院。幽芳:清香。 【译文】 我带着菊花,移舟来到城旁,观赏那秋菊。日落了,它穿过了屋门,花也凋残了一半。我不辞辛苦地荡着小船,聊以解去囊中的金钱。把菊花载走后,秋天的庭院更显深幽了。 【赏析】 此诗写赏菊之乐。前两句写携菊访菊,第三、四句写菊落而人不辞,最后两句写满载而归,意蕴丰富,情调优美。全诗结构严谨
风雨逗春寒,青山绕画阑。 鸟声穿磴落,林静带云看。 对酒今朝熟,怜花昨夜残。 谁知苔径滑,莫惜倚筇难。
娄江淹客思,风急暮萧萧。 挂笠分斜雨,停歌听落潮。 鱼鲜红舸疾,蜃气碧天遥。 际此聊栖泊,悠然醉浊醪。
萧条怜暮色,携伴访城阴。 日落犹穿户,花残半在林。 不辞溪上棹,聊解橐中金。 载得幽芳去,闲庭秋正深。
冯敏效(1538-1593)是明朝的著名诗人,字忠卿,号季山,又号天谷山人。 冯敏效出生于浙江平湖人,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文学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
冯敏效(1538-1593)是明朝的著名诗人,字忠卿,号季山,又号天谷山人。 冯敏效出生于浙江平湖人,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命运多舛的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文学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丰富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