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友,原名杨文骢,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97,卒于公元1646
明贵州贵阳人,字龙友。
万历末举人。
崇祯时官江宁知县,被劾贪污,夺官候讯。
福王立于南京,马士英当国,用文骢监军京口。
弘光元年五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清兵渡江,文骢败走处州。
投唐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
隆武二年七月清兵大至,败退浦城被执,不降死。
善画,有文才,好交游,为人豪爽,能奖掖名士,士多附之。
有《洵美堂集》。
生卒年:1597-1646
龙友,原名杨文骢,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97,卒于公元1646
明贵州贵阳人,字龙友。
万历末举人。
崇祯时官江宁知县,被劾贪污,夺官候讯。
福王立于南京,马士英当国,用文骢监军京口。
弘光元年五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清兵渡江,文骢败走处州。
投唐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
隆武二年七月清兵大至,败退浦城被执,不降死。
善画,有文才,好交游,为人豪爽,能奖掖名士,士多附之。
有《洵美堂集》。
生卒年:1597-1646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游太湖龙觜山》。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以及注释和赏析。 诗句解读: 1. 游太湖龙觜: 描述了游览太湖边的龙觜山的场景。 2. 晚色澹将夕: 描述夕阳西下时的景色,天色渐暗。 3. 探奇出林薮: 表示探索未知的地方或事物。 4. 大龙与小龙: 比喻自然景观中的壮观景象。 5. 砺齿震泽口: 形容声音响亮,像磨刀的声音在水面上回响。 6. 鳞而鬐鬣张: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及注释: 1. 海国重阴合,凉飙五月寒。 - “海国”: 指的是远离大陆、靠近海洋的国家或地区,常用以形容地势偏僻或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 “重阴合”: 形容天空阴沉,云雾聚集,天气昏暗。 - “凉飙(biāo)五月寒”:表示凉爽的疾风带来了夏季的寒冷。 2. 淋漓敧枕听,朝暮倚帘看。 - “淋漓敧枕听”:形容雨声大到足以使床铺湿透,需要侧着身子才能听到,形容雨势猛烈
注释: 峻节山阴道,鱼书过婺州。 远人惊异数,高论许同舟。 僻壤兰为国,荒城竹作楼。 自怜随去住,淮海亦曾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陈司理卧子的答诗。在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陈司理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首句“峻节山阴道”,描绘了陈司理卧子坚贞不屈的性格和崇高的气节。山阴道,即指山中的小径,这里用来形容陈司理的品行和志向。 第二句“鱼书过婺州”,则是指陈司理的书信从婺州传来。鱼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本题要求考生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注意要逐句翻译,并且要求翻译后的句子和译文一一对应,最后附上赏析。 “竟日秋光冷”,竟,尽;竟日,一整天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整个一整天的秋光照人感到十分寒冷。这是第一层意思。 “维舟寄古村”,维舟,系船
夜过练渎 松风谡谡涧粼粼,金锁曾辉画角新。 借问水犀三十万,何如君子六千人。 注释:夜幕降临时穿过练渎,我听到松树随风发出的沙沙声,山涧中水波粼粼,闪烁着光芒。曾经金碧辉煌的宫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壮观,而远处传来的号角声也显得格外清晰。我想问你一个问题,用三十万人马去对抗敌军是否比用六千名君子更为有效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幕下经过练渎时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感慨。通过描写松风
明贵州贵阳人,字龙友。 万历末举人。 崇祯时官江宁知县,被劾贪污,夺官候讯。 福王立于南京,马士英当国,用文骢监军京口。 弘光元年五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 清兵渡江,文骢败走处州。 投唐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 隆武二年七月清兵大至,败退浦城被执,不降死。 善画,有文才,好交游,为人豪爽,能奖掖名士,士多附之。 有《洵美堂集》。 生卒年
杨宗气是明代的诗人。 字子正,号活水,生于明嘉靖九年(1540年),卒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其生平事迹颇为丰富。他是浙江归安人,后移居至延安,籍贯地为清平堡延安卫。在科举方面,杨宗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于明嘉靖二十年考取举人,翌年即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进士,并以优异的文学书法能力受到翰林院的赏识与重用。杨宗气不仅在仕途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他的文学作品同样备受推崇
杨瑞枝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字若木,是明朝的诗人,其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明槜李地区,具体地点可能在今天的秀水县一带。他是一位拥有国子生背景的人物,这意味着他至少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并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杨瑞枝擅长五律,以浅淡的风格见长,这种风格可能受到了当时文学风气的影响,即张司业一派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