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修,原名贾三近,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34,卒于公元1592
明山东峄县人,字德修,号石葵。
隆庆二年进士。
授吏科给事中。
疏言时政,多切其弊。
迁左给事中,以故归。
万历初,起户科给事中,遇事敢谏争。
官至兵部右侍郎。
或云《金瓶梅》系其所作。
有《滑耀编》、《东掖漫稿》。
生卒年:1534-1592
德修,原名贾三近,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34,卒于公元1592
明山东峄县人,字德修,号石葵。
隆庆二年进士。
授吏科给事中。
疏言时政,多切其弊。
迁左给事中,以故归。
万历初,起户科给事中,遇事敢谏争。
官至兵部右侍郎。
或云《金瓶梅》系其所作。
有《滑耀编》、《东掖漫稿》。
生卒年:1534-1592
这首诗是《漕渠奏绩歌》,它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辛勤劳动。 第一句“忆昔沛中云色愁,惊涛万顷随阳侯。” 作者回忆起从前在沛县(今徐州)时的景象,那里的天空乌云密布,河水汹涌澎湃,仿佛有一只巨大的阳侯在河上翻腾,掀起了万顷惊涛。 第二句“漂沙坼岸留孤树,风雷竞怒沧江秋。” 河水冲刷着河岸,留下了一棵孤独的树,风雷交织,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卷。这里的“沧江”指黄河,“孤树”指被洪水冲走的树木
诗句翻译 五华(指山名)晴峰青翠插入蓝天,北来的岱脉连绵不断。 海上神山距离咫尺,仙鸟旧时曾驻蓬莱仙境。 仙人楼观七十二,当年洗发之地仍有泉水。 千寻碧藕亲手所种,不及华山玉井莲。 瑶宫贝阙半隐半现,松萝密挂层峦巅。 怪石层层展示万千,万物景象犹在鸿蒙之前。 始皇的羊车早已离去,书门题石今已茫然。 郗公的大峄山古迹,满山啼鸟空留云烟。 深岩古木傲立秋色,潺潺流水响彻长川。 孤桐琴瑟遗音尚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冬日登岳》,全诗如下: 冬日登岳 游目高寒处,群山拥岱宗。 登封迷汉草,徙倚有秦松。 万壑烟岚合,诸天紫翠重。 肩舆明月下,上界已闻钟。 注释解析: - "游目高寒处":形容身处高处,放眼四望,感受到的寒冷和孤独。 - "群山拥岱宗":岱宗指的是泰山,这里用来形容周围群山环抱的景象。 - "登封迷汉草":登上泰山后,发现原本熟悉的汉地植物已经无法辨识
明山东峄县人,字德修,号石葵。 隆庆二年进士。 授吏科给事中。 疏言时政,多切其弊。 迁左给事中,以故归。 万历初,起户科给事中,遇事敢谏争。 官至兵部右侍郎。 或云《金瓶梅》系其所作。 有《滑耀编》、《东掖漫稿》。 生卒年
贾应璧,一个在明朝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社会的贡献闻名。下面将对他的生平、作品及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1. 个人背景 - 出生与籍贯:贾应璧出生于嘉靖十六年正月二十九日,字文宿,号弘安,别号独醒子。他来自直隶常州府无锡县(即今之江苏省无锡市),是民籍,并且是无锡县学附学生。 - 教育经历:他的治书经学修养深厚,这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官职经历
明湖广武陵人,字文弱。 杨鹤子。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除杭州府教授,累进户部郎中。 天启初,引疾归。 崇祯初,起河南副使,十年累擢至兵部尚书,用“四正六隅”(十面网)之策围攻农民军。 闻熊文灿在闽办海盗有成效,荐之总理六省军务。 文灿专主招降,嗣昌既任之,乃曲为之解。 十一年,夺情入阁,仍掌兵部。 是年清兵再次入关,卢象升主战,嗣昌主和,遇事掣肘,致象升孤军战殁,嗣昌贬三秩,戴罪视事。 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