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沛中云色愁,惊涛万顷随阳侯。
漂沙坼岸留孤树,风雷竞怒沧江秋。
蛟龙近郭鸬鹚喜,一望洪川暮烟紫。
郡国尺书走飞电,帝宠司空导河水。
天上秋驰元武车,遥分剑履临淮徐。
旋沈白马投玉璧,登山重启元彝书。
元彝使者授真诀,为扫徐关白浪灭。
金绳照日生荣光,独抱元圭奏芳烈。
留侯祠前烟水平,歌风台下野云晴。
中流飞挽自来去,河洛千年同颂声。
这首诗是《漕渠奏绩歌》,它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辛勤劳动。
第一句“忆昔沛中云色愁,惊涛万顷随阳侯。” 作者回忆起从前在沛县(今徐州)时的景象,那里的天空乌云密布,河水汹涌澎湃,仿佛有一只巨大的阳侯在河上翻腾,掀起了万顷惊涛。
第二句“漂沙坼岸留孤树,风雷竞怒沧江秋。” 河水冲刷着河岸,留下了一棵孤独的树,风雷交织,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卷。这里的“沧江”指黄河,“孤树”指被洪水冲走的树木。
第三句“蛟龙近郭鸬鹚喜,一望洪川暮烟紫。” 远处的蛟龙在河岸边嬉戏,而河面上的鸬鹚则显得十分欢快。夕阳下,河川上的烟雾呈现出紫色,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
第四句“郡国尺书走飞电,帝宠司空导河水。” 从各郡国传来的公文如同闪电一般,迅速传达至皇帝手中。这位受到皇帝宠爱的司空负责引导河水,使得河流畅通无阻。
第五句“天上秋驰元武车,遥分剑履临淮徐。” 天空中的秋天战车正在行驶,它象征着皇帝对地方事务的关注和指导。而在淮徐地区,人们正迎接着皇帝的到来,准备迎接他的恩赐。
第六句“旋沈白马投玉璧,登山重启元彝书。” 一匹白色的骏马沉入水底,而一块玉璧也随之沉没。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士气,他们继续努力攀登山顶,重新翻开了元彝的书卷。
第七句“元彝使者授真诀,为扫徐关白浪灭。” 元彝的使者向人们传授了真正的秘诀,帮助他们扫除徐关的白浪,使之消失。这里的“徐关”指的是淮河流域的一个关口。
第八句“金绳照日生荣光,独抱元圭奏芳烈。” 金色的光芒照耀着大地,象征着繁荣和辉煌。而那位独享这份荣耀的人正是那位抱着元圭奏响美好乐章的人。
第九句“留侯祠前烟水平,歌风台下野云晴。” 在留侯祠前,烟雾缭绕,水面平静如镜。而在歌风台下,野云晴朗,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祥和的感觉。
第十句 “中流飞挽自来去,河洛千年同颂声。” 中流的船只往来穿梭,如同在飞挽,而河洛地区的人民则长久以来都在赞美这一景象。这里的“河洛”指的是黄河和洛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