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滂是明代的诗人。
字甘澍,是明朝河南汤阴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出身,历任鱼台知县、户部郎中等职。他在任职期间,曾因治水功绩受到士兵的欢迎,并最终官至浙江按察副使。郑滂不仅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演易台有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悟。
郑滂是明代的诗人。
字甘澍,是明朝河南汤阴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出身,历任鱼台知县、户部郎中等职。他在任职期间,曾因治水功绩受到士兵的欢迎,并最终官至浙江按察副使。郑滂不仅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演易台有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悟。
演易台有感 古树荒台夕照斜,登临不忍听悲笳。 当年蒙难存三易,今日思交得五家。 云影离离封断碣,风声淅淅起寒鸦。 但观羑水长如此,且学希夷老岁华。 注释: 1. 演易台:古代祭祀太昊伏羲的祭坛,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 2. 古树:指演易台周围的古老树木。 3. 荒台:指演易台上的荒凉景象。 4. 夕照:夕阳西下的景象。 5. 悲笳:悲伤的胡笳音乐。 6. 当年:指过去的某个时期。 7. 蒙难
郑滂是明代的诗人。 字甘澍,是明朝河南汤阴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出身,历任鱼台知县、户部郎中等职。他在任职期间,曾因治水功绩受到士兵的欢迎,并最终官至浙江按察副使。郑滂不仅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演易台有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悟
郑鹏,字于汉,号编苕,是明代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他以创作诗歌而闻名,尤其擅长表达对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感悟。郑鹏的诗作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其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以下是关于郑鹏的几个重要方面: 1. 生平背景:郑鹏生活在明朝中期,他的文学活动主要集中在弘治年间,即1488年至1505年。这一时期正值明朝政治相对开明,经济文化繁荣的阶段
郑滂是明代的诗人。 字甘澍,是明朝河南汤阴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出身,历任鱼台知县、户部郎中等职。他在任职期间,曾因治水功绩受到士兵的欢迎,并最终官至浙江按察副使。郑滂不仅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演易台有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