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澍,原名郑滂,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642
郑滂是明代的诗人。
字甘澍,是明朝河南汤阴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出身,历任鱼台知县、户部郎中等职。他在任职期间,曾因治水功绩受到士兵的欢迎,并最终官至浙江按察副使。郑滂不仅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演易台有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悟。
甘澍,原名郑滂,明代诗人,卒于公元1642
郑滂是明代的诗人。
字甘澍,是明朝河南汤阴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出身,历任鱼台知县、户部郎中等职。他在任职期间,曾因治水功绩受到士兵的欢迎,并最终官至浙江按察副使。郑滂不仅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演易台有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悟。
演易台有感 古树荒台夕照斜,登临不忍听悲笳。 当年蒙难存三易,今日思交得五家。 云影离离封断碣,风声淅淅起寒鸦。 但观羑水长如此,且学希夷老岁华。 注释: 1. 演易台:古代祭祀太昊伏羲的祭坛,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 2. 古树:指演易台周围的古老树木。 3. 荒台:指演易台上的荒凉景象。 4. 夕照:夕阳西下的景象。 5. 悲笳:悲伤的胡笳音乐。 6. 当年:指过去的某个时期。 7. 蒙难
郑滂是明代的诗人。 字甘澍,是明朝河南汤阴人。崇祯元年(1628)进士出身,历任鱼台知县、户部郎中等职。他在任职期间,曾因治水功绩受到士兵的欢迎,并最终官至浙江按察副使。郑滂不仅在官场上有显著的成就,他的文学才华也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作品《演易台有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时局的深刻感悟
邓旭是明代诗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江南寿州人,字元昭。邓旭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作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 邓旭的一生经历了从科举到仕途,再到归隐的过程。他于顺治四年考取进士,随后担任过翰林院检讨和甘肃省洮岷道副使等职务。在甘肃任职期间,面对严重的旱灾,邓旭积极勘灾赈灾,深受百姓的爱戴。 邓旭的诗词全集《林屋诗集》收录了他的许多名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