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荒台夕照斜,登临不忍听悲笳。
当年蒙难存三易,今日思交得五家。
云影离离封断碣,风声淅淅起寒鸦。
但观羑水长如此,且学希夷老岁华。
演易台有感
古树荒台夕照斜,登临不忍听悲笳。
当年蒙难存三易,今日思交得五家。
云影离离封断碣,风声淅淅起寒鸦。
但观羑水长如此,且学希夷老岁华。
注释:
- 演易台:古代祭祀太昊伏羲的祭坛,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市。
- 古树:指演易台周围的古老树木。
- 荒台:指演易台上的荒凉景象。
- 夕照:夕阳西下的景象。
- 悲笳:悲伤的胡笳音乐。
- 当年:指过去的某个时期。
- 蒙难:遭受灾难或困境。
- 存三易:经历多次变故或变化。
- 思交:思念的人。
- 五家:五个家庭或家族。
- 云影离离:形容云朵飘散的样子。
- 封断碣:用石头封闭或中断。
- 寒鸦:指秋天或寒冷天气中的乌鸦。
- 羑水:指羑河,一条古老的河流。
- 希夷:道家的一种境界或修养状态,类似于“无为”或“自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在演易台的废墟上,回忆起过去的历史和人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古树荒台夕照斜,登临不忍听悲笳。”描绘了演易台的荒凉景象和夕阳下的凄美景色。这里,诗人通过对古树、荒台、夕照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接着,诗人转向回忆往事,“当年蒙难存三易,今日思交得五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其中,“三易”指的是多次变故或变化,“五家”则是指五个家庭或家族。诗人通过对比现在和过去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望。
“云影离离封断碣,风声淅淅起寒鸦。”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演易台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声音。这里的“云影离离”形容云朵飘散的样子,“风声淅淅”则是形容秋风的声音。这些自然景象与前两句的景色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寒鸦”的出现,增添了一丝凄凉的感觉。
“但观羑水长如此,且学希夷老岁华。”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这里的“羑水”指的是羑河,一条古老的河流,而“希夷”则是一种道家的境界或修养状态。诗人通过观察演易台周围的环境,联想到历史上的许多人物和事件,从而引发了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他希望通过学习道家的智慧,来应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描绘演易台的环境和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