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珞
【注释】 度江:过长江;寄怀:思念,怀念。 轸翼:指龙凤之类的神鸟,也指帝王的仪仗。回天象:指帝王有如天一样的力量,能扭转乾坤,改变自然规律。 帝都:帝王的都城。 汉江:即长江,流经陕西、湖北等省。元入楚:长江在湖北流入长江(洞庭湖)后,称为“江”,故称“入楚”。 淮树:淮河两岸的树木。侵吴:指长江在江苏流入太湖时,被太湖水面淹没。 仙梦游三岛:梦中游览仙境,三岛是指蓬莱、方丈、瀛洲。
晚次曹娥江 山静孤云敛,沙虚夕照明。 隔江渔火淡,入夜海潮惊。 庙重曹娥孝,碑雄魏武名。 开窗对新月,独酌见幽情。 译文 傍晚时分我停靠在曹娥江边,看到群山宁静天空中只有一朵孤单的白云缓缓落下,江边的沙滩在夜色中显得空旷明亮。 隔着江面可以看到渔民点燃的微弱渔火,夜晚的江潮汹涌澎湃令人感到惊慌。 这座庙宇因纪念曹娥而得名,碑文上刻着赞美魏武帝曹操的文字。 打开窗户对着明亮的圆月独饮一杯
【诗句释义】 1. 日长公事少:日头很长,事情不多。2. 退食有馀闲:退朝后有时间休息和娱乐。3. 下榻留高士:留宿高洁之士在旅馆里。4. 携琴对鄮山:携带琴去面对鄮山。5. 萍开鱼出跃:像浮萍一样打开水塘,鱼儿跃出来。6. 松暝鹤飞还:夜幕降临,白鹤飞回。7. 浩荡乾坤内:浩大的天地之内。8. 怡然一解颜:心情愉快地露出笑容。 【译文】 日头很长时,公务少了,可以退朝后有闲暇。
登四明郡城东楼 越州开霁色,城上独登攀。 万室烟中树,千峰雨后山。 译文: 越州的天空晴朗,我独自登上城楼。 无数房屋在烟雾中若隐若现,千座山峰在雨水之后显得清晰可见。 江桥潮汐汹涌,海屿水面平静如镜。 向东眺望三仙岛,在浩瀚的大海中显得渺小而神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描写登高远望的诗。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越州城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首句“越州开霁色”
注释: 1. 《和催喜外弟卢伦见宿》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以及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近卜孟家邻":靠近卜孟家的邻居。 3. "箪瓢不厌贫":用箪(竹制的饭箪)和瓢(用来盛水的器具)来维持生活,却不觉得贫穷。 4. "关河今夜月,兄弟异乡人":今晚在关上和黄河边,看到一轮明月,而我和你却身处异乡,不能团圆。 5. "对酒伤春晚,思家入梦频"
【注释】 次京口:路过京口。次,经过。京口:古地名,今江苏镇江市。北固山:位于镇江市西北长江边,是著名的风景区。南徐:指南京一带。初:开始。烟消秋水阔:秋天的江面被薄雾笼罩,显得宽阔无边。霜重晚林疏:秋天的树林被寒露覆盖,显得稀疏。台榭(xiè):高台和楼阁。台榭千年丽:高台和楼阁历经千年依然美丽。江山百战馀:国家山河历经百战之后仍然屹立不倒。兴亡总陈迹:国家的兴衰已经成为过去的痕迹
【注释】: 祖帐(zǔ zhàng):饯别时设的酒筵。连芳树:指送别的亲友,也指离别之地。夕曛(xī xūn):傍晚时分的微风,亦称夕熏。乡心(xiāng xīn):思乡之心。闽海:今福建省一带,古称福州。楚江:泛指长江,因屈原曾游于此地,故又称湘江。平芜(píng wú)雁影分:平野上飞过的大雁的影子交错在一起。霄汉:天上。候馆(hòu guǎn):指客舍。鸡声早:清晨报晓的鸡叫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怀古》。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 1. "双龙北去归辽海,匹马南来叹寂寥。"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个人遭遇的哀叹。"双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两条神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不可预测的命运;而"北去归辽海"则暗示了这些强大力量的离去,以及随之而来的寂寥之感。"匹马南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的身影,他独自一人南下,面对广阔的天地感到深深的寂寥。 2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首联写景,颔联写宴乐,颈联写秋景,尾联写望中所见。“关入居庸险”,居庸关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城临北斗悬”,居庸关地处燕山、太行山之间,形势险峻如北斗悬空。“龙琴调宴乐”,龙琴声声悠扬动听。“虎帐集群仙”,将军的营帐里聚集着许多仙人。“爽气来山雨,秋声漱峡泉”,“爽气”指清爽的空气,“山雨”指秋雨。“爽气”和“秋声”相映成趣,给人们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
注释: 1. 秋晚过幽亭,烟空楚树青。 2. 潮声归别浦,天影动疏星。 3. 野旷萤流火,霜清鹤堕翎。 4. 乘桴如有意,东去即沧溟。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描写了作者在秋天傍晚经过幽深的亭子时所见到的景象和感受到的情感。 第一句“秋晚过幽亭,烟空楚树青”,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诗人经过一个幽静的亭子。周围的树木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显得苍翠欲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这里的“烟空”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