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元规父思恭生二子长员字友规次即先生兄弟俱有文名先生少奉父命为人后而员以诸生充臬掾赴京师后改四川谪戍临洮调凉州播迁有年且道里绝梗远非日月可至先生尝裹粮走万里资送终其身不辍后以例籍父及妻子俱赴戍所独先生以别籍免喟然曰吾忍使父与嫂侄独困苦耶力请与偕至吴门父死先生哀毁几绝或劝之火辄号哭曰此末俗事虽仓卒吾容忍乎乃以父柩厝客舍相嫂侄至京师遇例家人得放还遂复至吴门迎柩归葬次年兄没戍所又间关数千里负其骨归抚诸侄益至先人田庐悉畀之诸公俱高其孝友笃至名所居曰孝义堂兄友规初调临洮时解公大绅方谪河川卫吏翰林待诏潘若水亦黜为西宁行太仆寺吏解公名重若水能诗著退庵集友规工文著鸣穷集关中因有吏中三杰之称友规所传二文其口毒荅一篇词义最善详水东日记余尝读元规传辄叹曰先生斯可为至行矣与同时李孝谦兄弟孝友笃相类两家复擅文章为吾里光华诚所谓有德之言也或曰元规为兄友规为弟元规曾孙汝仪字国正以进士官云南参政事大母笃孝能世其家
生卒年:?-?
谢矩
查阅内容
诗篇解析: 1. 舟行 - 描述诗人在海上或江河中乘船旅行的情景。 2. 朔雪酿严寒 - 朔风带来的雪,使得气候变得寒冷刺骨。 3. 午亦眠 - 即使在中午,诗人仍然选择小憩以应对寒冷的天气。 4. 风狂帆自落 - 强风导致帆被吹落,描绘出海上的恶劣环境。 5. 堤远缆须牵 - 远处的水边需要拉紧船只的绳索以防翻覆。 6. 柳线垂新岁 - 柳树的枝条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 7.
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浮杯东渡海,天外远游人。 注释:在海上飘荡的杯子(可能指酒器或船)向东航行到大海。形容远离家乡,在远方漂泊的人。 2. 席地还存古,圆颅不尚巾。 注释:人们仍然在地上铺着席子生活,而圆形的脑袋(头型为圆形)并不崇尚用巾布包头。这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于简朴生活与自然之美的重视。 3. 结跏翻贝叶,合掌礼金身。 注释:双手结跏趺(一种坐姿)翻阅佛经
谢矩在《客馆次徐八见示韵》中表达了对徐公子的深情厚意和对故乡美景的喜爱。本诗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七言律诗,其内容如下: ``` 晓起园林万玉加,纷纷衮衮乱周遮。 冷凝岸柳难舒眼,寒压江梅不放花。 银浪开时渔举网,青烟湿处客烹茶。 侨居喜遇徐公子,好约归乘剡水槎。 ``` 译文 1. 早晨起床看到满园的玉石,它们纷纷扬扬地遮蔽了视线。 2. 寒冷的雾气使岸边的柳树难以舒展眼睛
金陵 六朝事迹尽灰飞,千古江山自夕晖。 晋殿吴宫云淡淡,宋陵梁墓草依依。 鸡笼馆废踪还在,玉树庭空鹤已归。 龙虎依然有佳气,五云深护帝王畿。 译文: 六朝的往事都已烟消云散,只有那永恒的江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辉煌。 晋殿、吴宫被云雾缭绕,仿佛仍在眼前;宋陵、梁墓长满了青草,依然矗立在原处。 鸡笼寺的废墟虽然被废弃,但那些遗迹依然存在;玉树园的庭院虽然荒芜,却仍有白鹤栖息其中。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张勇斋(或张勇)的先生(或贤人的)的怀念之作。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表达了诗人对张先生的深厚情感和敬意。 1. 伯兮清誉重丘山:这里的“伯”指的是张先生,他因高尚的声誉而受到尊重。“清誉重丘山”意味着他的声誉如同山一般崇高,无法被超越。 2. 叔也今欣解组闲:这里的“叔”指的是张先生的叔叔,他今天感到解脱,不再为官场之事所累。“解组闲”意味着他摆脱了繁重的职务
【注释】卜筑向林泉:在山林中建造住宅。云深若洞天:云层深远,仿佛是仙洞。无心来远岫:无心欣赏远处的山峰。有脉自深渊:山势蜿蜒起伏,如同一条脉络深入山涧。鹤舞添晴影:几只白鹤在空中翩翩起舞,为晴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松鸣动壑弦:山谷中的松树枝条随风摇曳,发出悦耳的音响。道人名利淡:道士们名利看得很淡。 赏析:此诗描写了陆进士所建的溪云堂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气氛。首联写溪云堂周围环境
袁安卧雪 大雪纷飞路难行,袁先生长困长安城。 剑书不羡朱门贵,布被忘却白屋寒。 使君劳问何所图,人间世事不相联。 孝廉名重当时举,未许终身赋考槃。 注释: - 雨雪霖霖行路难:大雪纷纷扬扬地下着,行走的路变得非常艰难。 - 先生久矣困长安:先生您已经很久没有出门了,一直困在长安(古都名,此处代指洛阳)。 - 剑书不羡朱门贵:即使有权势的人家,我也不屑一顾,因为读书人更看重的是学识和品德。 -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白的《严先生祠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严先生祠堂 碧水潺湲七里滩,白云缥缈富春山。 玄纁自爱羊裘好,谏议何如钓叟闲。 星象已占惊御座,故人犹自眇龙颜。 君臣高大真奇遇,千古芳名不可扳。 译文: 在碧水潺潺的七里滩上,白云缭绕着富春山。 我喜爱玄纁的羊皮衣,却羡慕谏议大夫的悠闲。 星象已被占卜惊动皇帝,故旧朋友仍然仰望皇帝。 君臣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
携李 嘉禾呈瑞表神州,负海连江拱上流。 泽国风生太湖晓,华亭鹤唳九皋秋。 读书堆废空陈迹,会景堂空感旧游。 自愧行人穷历览,慨思今古不胜愁。 译文: 嘉禾呈瑞表神州,负海连江拱上流。 泽国风生太湖晓,华亭鹤唳九皋秋。 读书堆废空陈迹,会景堂空感旧游。 自愧行人穷历览,慨思今古不胜愁。 注释: 1. 嘉禾:指一种农作物,这里用来象征丰收。 2. 负海连江:背负着大海,连接着长江。 3. 泽国
京口: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 六代风流地:指历史上南朝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又称“六朝”,因为这里曾是东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的都城,历时三百多年。 江南第一州:指今天的江苏镇江地区,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之一。 东通吴会郡:吴会郡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和浙江一带。 西接汉湘流:汉湘河流经今天的湖南,所以这里指的是长江的上游部分。 铁瓮城何壮:铁瓮城是明代建造的一个军事防御设施
相关推荐
钱应曾是明朝时期的诗人。 明代诗人钱应曾,字尊王,号也是翁,生于1629年,卒于1701年。他的生平与作品都充满了传奇色彩。钱应曾的家学渊源深厚,他不仅学习了诗文,还深入研究了文学和书法,尤其对古书秘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学识和才华得到了当时文人的认可与赞赏
钱尔登是明代诗人,字叔嘉,号蓉峰,又号涤翁,是明末无锡人。 钱尔登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是起凤三子之一,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进士,并授职浙江长兴知县。然而好景不长,清军攻陷南京后,钱尔登被迫去官里居。他的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反思和创作,这在他的诗歌中得以体现
龙膺是明代的诗人。 字君善,一字君御,号茅龙氏、朱陵,别号汶濦公、纶叟,合称纶濦先生。他是明朝湖广武陵(今常德市)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约卒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龙膺的家族在明朝文坛有较高的地位,其父龙德孚曾举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