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稚拙,又字稚农。
贡生。
韶年倜傥不羁。
后假东湖僧舍以居,夜读《昭明文选》,为沙弥所讥,由是发愤研究经史,尝据《尚书》、大小戴记、《春秋》内外传以补《周礼·冬官》。
为人轻财好客。
工古文,兼精书画。
明末在京师,亲历李自成军破京城事,以记其见闻《甲申传信录》,另有《赓笳集》等。
生卒年:?-?
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稚拙,又字稚农。
贡生。
韶年倜傥不羁。
后假东湖僧舍以居,夜读《昭明文选》,为沙弥所讥,由是发愤研究经史,尝据《尚书》、大小戴记、《春秋》内外传以补《周礼·冬官》。
为人轻财好客。
工古文,兼精书画。
明末在京师,亲历李自成军破京城事,以记其见闻《甲申传信录》,另有《赓笳集》等。
生卒年:?-?
秋雨感怀 自爱寻溪蹑屐看,独伤万木到秋残。 青螺远黛千山黯,白练澄江七月寒。 归燕已辞梁上尽,鸣蛩还向草中阑。 乘流晚出横塘水,赢得渔蓑绿未干。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自爱寻溪蹑屐看”: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亲身体验的喜悦。 2. “独伤万木到秋残”:秋天的景象使诗人感到凄凉和孤独,树木在秋天凋零。 3. “青螺远黛千山黯”:用青螺比喻远处山峦,描绘出深秋山色的变化。
暮春画溪柳垂堤送溥子南归 杨柳芊绵水照堤,三千故国一青丝。 杨柳细长柔美如丝,映照着江边的堤坝,那三千里的故乡只有一根青色的丝线相连。 送君愁叠阳关唱,但写垂条记别离。 为送别友人而唱起《阳关三叠》,只写下柳枝垂落的枝条来记录这份离别之情。 注释: - 暮春:指春季末,也指春天的傍晚。 - 画溪(huà qī):形容溪水清澈,像一幅美丽的画面。 - 柳垂堤:柳树垂下柳条,形成一道风景。 -
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稚拙,又字稚农。 贡生。 韶年倜傥不羁。 后假东湖僧舍以居,夜读《昭明文选》,为沙弥所讥,由是发愤研究经史,尝据《尚书》、大小戴记、《春秋》内外传以补《周礼·冬官》。 为人轻财好客。 工古文,兼精书画。 明末在京师,亲历李自成军破京城事,以记其见闻《甲申传信录》,另有《赓笳集》等。 生卒年:?-
蹇达是明代诗人。 蹇达(1542年-1608年),字汝上,更字汝循,号理庵,出生于明朝时期的巴县(现今重庆主城区)。他是明初明臣蹇义的六世孙,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政治生涯中既有政治身份,也有文学创作的身份。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对国家边疆的关注
明末清初浙江平湖人,字稚拙,又字稚农。 贡生。 韶年倜傥不羁。 后假东湖僧舍以居,夜读《昭明文选》,为沙弥所讥,由是发愤研究经史,尝据《尚书》、大小戴记、《春秋》内外传以补《周礼·冬官》。 为人轻财好客。 工古文,兼精书画。 明末在京师,亲历李自成军破京城事,以记其见闻《甲申传信录》,另有《赓笳集》等。 生卒年:?-
钟晓是明代的一位诗人。 钟晓,字人雅,亦称淳厓。他生活在明朝,是一个流寓于昆山的人。钟晓的诗歌作品在历史上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其《春愁》一诗更是展现了他对春天以及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慨和情感体验。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面对春日景色时的愁绪,还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传达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哲思。 钟晓的生平背景与他的诗歌风格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作为一个流寓者,他的生活经历了许多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