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爱寻溪蹑屐看,独伤万木到秋残。
青螺远黛千山黯,白练澄江七月寒。
归燕已辞梁上尽,鸣蛩还向草中阑。
乘流晚出横塘水,赢得渔蓑绿未干。

秋雨感怀

自爱寻溪蹑屐看,独伤万木到秋残。

青螺远黛千山黯,白练澄江七月寒。

归燕已辞梁上尽,鸣蛩还向草中阑。

乘流晚出横塘水,赢得渔蓑绿未干。

注释与赏析:

  •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自爱寻溪蹑屐看”: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亲身体验的喜悦。
  2. “独伤万木到秋残”:秋天的景象使诗人感到凄凉和孤独,树木在秋天凋零。
  3. “青螺远黛千山黯”:用青螺比喻远处山峦,描绘出深秋山色的变化。
  4. “白练澄江七月寒”:白练般的江水和寒冷的天气形成鲜明对比。
  5. “归燕已辞梁上尽”:燕子因天气寒冷而离去。
  6. “鸣蛩还向草中阑”:蟋蟀在草丛中鸣叫。
  7. “乘流晚出横塘水,赢得渔蓑绿未干”:在黄昏时分,诗人来到一条小河边,看着渔船上渔夫的蓑衣还未完全干透。
  • 诗歌背景与创作风格
  1. 赵蕃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作多反映出他对政治腐败的不满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2. 这首诗体现了宋诗的特点,即重视人品、学养,以及推崇清道刚劲的文人尚意书风。
  • 诗歌鉴赏角度
  1. 艺术手法:通过细腻的描述,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2. 意境营造:整首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郁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秋日之中。
  3. 语言特色:诗中使用了一些生动的形象比喻,如“青螺”、“白练”,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