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原名高攀龙,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62,卒于公元1626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
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
以疏诋杨应宿,谪揭阳典史。
遭亲丧,家居三十年。
天启元年,进光禄少卿,疏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
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贪赃秽行,为阉党痛恨,削籍归。
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称高顾。
时阉党专政,东林党人遭迫害。
不久,崔呈秀复矫旨遣人往逮,攀龙投水死。
有《高子遗书》。
生卒年:1562-1626
云从,原名高攀龙,明代诗人,生于公元1562,卒于公元1626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云从,改字存之,号景逸。
万历十七年进士,授行人。
以疏诋杨应宿,谪揭阳典史。
遭亲丧,家居三十年。
天启元年,进光禄少卿,疏劾阁臣方从哲,夺禄一年,改大理少卿。
四年拜左都御史,揭崔呈秀贪赃秽行,为阉党痛恨,削籍归。
与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海内士大夫称高顾。
时阉党专政,东林党人遭迫害。
不久,崔呈秀复矫旨遣人往逮,攀龙投水死。
有《高子遗书》。
生卒年:1562-1626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诗作的内容和思想情感,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来分析。“喜雨”是这首诗的标题,也是全诗的中心。从标题来看,“喜”字贯穿于全诗,但“喜”字的内涵却很丰富:有对天降雨的喜悦,有对丰收的喜悦,有对生活的喜悦,等等。 “六月旱既甚,雨来亦不迟。”这是说六月天久旱,等到下起雨来,也不嫌迟。这一句是写六月的干旱。旱,是六月份的特点
【解析】 1.“黄龙庵”,黄龙寺。2.“樵语声屑屑”中的“樵”指砍柴人。3.“竹木夏秀洁”中的“秀洁”意指青翠、洁净,这里用来形容竹林的茂盛。4.“有僧赤脚眠”中的“赤脚眠”指和尚赤着脚在禅房中打坐或睡觉。5.“任真无盖藏”中的“任真”意为随遇而安,不拘小节。6.“豆芋楚楚设”中的“豆芋”泛指蔬菜,这里指菜蔬。7.“足已了不缺”中的“足”指满足。8.“引我看泉石,发兴皆奇绝”
题目:题吴之矩云起楼 翻译: 吾友建造高楼,上与南山为邻。 推开窗户延望众峰,凭几而揖拜群山。 楼中列有万卷书,亦贮泉百缶。 彝鼎皆商周器,图书悉科斗文。 客人来访欣赏奇文,疑惑之处相互剖析。 递品阳羡茶,呼取惠山酒。 有时自得闲坐静处,心如止水一般平静。 青山时隐没于云间,白云时飘入窗牖。 忽尔曳动化为衣裳,或变作狗也。 起灭千万端,巧历算者能算否? 人生如此幻化,如何能长久? 借问天壤间
注释: 白日林中静,秋风此室闲。 白日:阳光;林中:指庭院;秋风吹来,院内十分安静,我坐在窗前欣赏这宁静的景色。 黄华:菊花;无限意:无尽的意味;相对:面对面;一开颜:面带喜色地笑。 赏析: 首句“白日林中静,秋风此室闲”是全诗的总纲和主题,描绘了一幅清静、宁静的画面。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坐在庭院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而当秋风拂过,整个屋子都变得异常安静,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下来
这首诗是吴东溟先生七十寿诗。下面是对每一行的逐句释义和关键词注释: 1. 去日每苦多,来日每苦少。 - 【去日】指的是过去的日子(日子);【苦多】表示过去的每一天都很艰难;【来日】指的是未来的日子(日子);【苦少】表示未来的每一天都相对容易一些。 - 注释:诗人感叹过去的岁月充满了艰辛,而展望未来则感到时光悠长,生活将会逐渐变得轻松美好。 2. 栖栖世中事,鼎鼎谁能了。 - 【栖栖】形容忙碌
【注释】 韬光:指隐居山林。山黛:青黑色的颜料,这里借指青山。丹枫:枫叶呈红色,这里指红色的枫树。闲翠竹:闲适自在的竹子。白日间:白天。结小屋:在山中建起一个小屋子。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深山幽静的环境,山峦、树木和小屋,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 前两句“山黛浓于染,丹枫闲翠竹”,以浓淡相宜的笔触勾勒出山的轮廓,将青山比作浓重的黑色,用闲适自在的竹子来衬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注释】 次第:依次。竹根泻:水从竹节中流出。相将得到家:鸟儿飞回自己的窝巢。流出满山花:泉水把满山的花朵都染成了粉红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山景色的诗。诗中的“引泉”即指泉水,泉水在春天里潺潺流来,滋润着山间的每一寸土地,也滋润着每一颗心灵。 第一句“次第竹根泻”,是写泉水从竹林中流淌出来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泉水从竹子中流出的景象。次第,形容次序,顺序;竹根,指竹子下面的根状物;泻
我们将逐句解读郑母寿歌的内容,并按照格式要求输出: 1. 诗句:“天回地迥浩茫茫,万象昭列四气翔。” - 释义:天地广阔无边,万物清晰可见。 - 关键词注释:天回(天地交会),地迥(地面广阔),万象(万物),昭列(显现),四气(四季之气)。 2. 译文:天地辽阔无边,万物清晰可见。 3.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大自然的壮观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生机勃勃的赞美。 4. 诗句
【译文】 昔日少年壮志满怀的时候,我们手捧酒杯把酒言欢。 举头仰望皎洁的明月光,你我结为知己好友共饮。 笑谈间岁月如梭,转瞬间世事已空,何来永恒? 转眼间时光匆匆逝去,转眼间已是白首。 如今我独自持杯饮酒,祝愿你寿比南山永不老。 请问这杯酒是否还保持着当年的味道? 与我同龄的人,有半数已经化为尘埃。 而我能有幸与你相知相守,共饮一杯美酒。 回首往昔人生欢乐时光,转瞬即逝令人倍感珍贵。
注释: 日暖风微杨柳斜,桃花盛开的地方点缀着村庄。 谁在这个时候能悠闲地坐着,载酒东皋醉看落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色。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人以“日暖风微杨柳斜”开篇,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怀抱之中。接着,“桃花处处点村家”,描绘了村庄中的桃花盛开的景象,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 “谁人此际能闲坐”
明江西吉水人,字大绅。 解纶弟。 洪武二十一年进士。 深为太祖爱重。 尝上万言书,陈述“政令数改,刑罚太繁”之弊,渐为帝所厌,改御史。 旋以年少为借口,令回家修学。 太祖崩,赴京奔丧,以违诏旨谪河州卫吏。 用荐召为翰林待诏。 成祖即位,擢侍读,直文渊阁,预机务。 又与编《永乐大典》。 累进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 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 屡遭贬黜。 永乐八年,奏事入京,时帝北征,谒太子而还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景阳。 萧子恪弟。 齐封宁都县侯,拜给事中。 入梁,降爵为子。 好学,工属文。 历侍中、国子祭酒、吏部尚书。 官终吴兴太守。 尝作《鸿庐赋》,为沈约所赞赏。 精史学,据沈约、吴均、檀超、江淹等稿,撰《南齐书》,又撰《后汉书》、《贵俭传》等。 今仅存《南齐书》。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