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吾,原名李成谋,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91
李成谋是清代的诗人。
字与吾,湖南湘乡人,咸丰四年投效水师并成为哨长,其后累功升至福建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等职,并被赐号为锐勇巴图鲁,并在去世后获赐恤及建祠纪念。李成谋的生平体现了他一生的奋斗与成就,其诗也充分展现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通过研究李成谋的诗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
与吾,原名李成谋,清代诗人,卒于公元1891
李成谋是清代的诗人。
字与吾,湖南湘乡人,咸丰四年投效水师并成为哨长,其后累功升至福建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等职,并被赐号为锐勇巴图鲁,并在去世后获赐恤及建祠纪念。李成谋的生平体现了他一生的奋斗与成就,其诗也充分展现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通过研究李成谋的诗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
宣城太白楼联 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 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 诗句释义: 1. 宣城太白楼联是清代彭玉麟所作,原词为“大江淘尽英雄,山经百战楼仍在;诗卷长留天地,人往千秋酒不空”。这副对联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感慨与赞美,以及对于历史的深沉思考。其中“大江”指的是中国长江,寓意着历史的洪流,“英雄”则指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的人物
【注释】 曾国荃:湘军将领,字君华,湖南湘乡人。曾国藩弟。同治五年(1866),以“剿灭土匪”之功,任浙江巡抚。光绪元年(1875),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功,加兵部尚书衔。次年,调任两江总督,兼节制金陵大营。九年(1883),以功加授武英殿大学士,赐封一等威灵侯。十年(1884),在安庆围歼太平军李秀成等部后,率军进攻天京(今江苏南京)。十一月二十一日,因战事吃紧,曾国荃自请回援,获准。二十二日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全诗押韵。前四句“忠孝一生心,叹蓦地冥鸿,尚留未尽经纶、无穷事业;滂沱两行泪,望在天趋鲤,为报风清江甸、教秉门墙。”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句“忠孝一生心”写曾纪泽的生平事迹;第二句“叹蓦地冥鸿,尚留未尽经纶、无穷事业”,写曾纪泽的功业。后四句“滂沱两行泪”写诗人对曾纪泽的怀念之情。第一句“滂沱两行泪”写诗人的思念之情;第二句“望在天趋鲤,为报风清江甸
【解析】 此诗为挽彭玉麟联。彭玉麟,字雪琴,号莲峰,湖南衡阳人,道光年间进士,历任两江总督和湖广总督,以抗英将领和洋务大臣著称于世。其诗词作品颇多,如《咏白海棠》中的“一树春风半出墙”等。 “列门墙者卅年”,意谓自己在这三十个寒暑中,一直侍立在老师彭玉麟的门墙之下。“自惭奉职才疏”,意思是自己惭愧,自己认为没有尽到做老师的本分。“荐牍未酬知己谊”,意思说自己虽然有推荐贤能之志
李成谋是清代的诗人。 字与吾,湖南湘乡人,咸丰四年投效水师并成为哨长,其后累功升至福建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等职,并被赐号为锐勇巴图鲁,并在去世后获赐恤及建祠纪念。李成谋的生平体现了他一生的奋斗与成就,其诗也充分展现了他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通过研究李成谋的诗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
李饴荪并非清代诗人。实际上,李绂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大臣和政治家,而非诗人。以下是关于李绂的详细介绍: 1. 生平与成就: - 李绂生于1675年,字巨来,号穆堂,别号小山,江西临川人。他是中国清代的文学家、大臣和政治家,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以神童之姿闻名。 - 李绂于10岁时能诗,12岁即与乡中诸贤结诗社,有神童之称。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他中乡试解元,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
李奉璋(1850-1934)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字子峨,沧州马场街人。他在文学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关于李奉璋的详细介绍: 1. 生平简介:李奉璋出生于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庭,自幼受到父亲的熏陶,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光绪二年(1876),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获得副榜,这在当时是相当不容易的成就,足以证明他具备一定的文才。 2. 仕途经历:李奉璋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官任柏乡县教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