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溪,原名林灏深,清代诗人
林灏深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朝末年的政治人物。林灏深字朗溪,是福建闽侯人,他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进士,并在同一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在随后的仕途中,林灏深历任礼部员外郎、军机章京、学部右参议等职,最终在宣统三年(1911年)任弼德院参议。
林灏深的主要成就和贡献主要体现在其政治生涯中,而不是文学创作。他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授予学部右参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任学部左参议,并在宣统三年(1911年)担任弼德院参议。这些职位都与国家教育、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密切相关,显示了他在政治和教育领域的才能。
关于林灏深的文学作品,有两副挽联广为人知。第一副挽张之洞联“时事多艰,如见独居深念日;风流未尽,怅望后来继起人”表达了对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接班人的期望。第二副挽张百熙联“树人必获,有菑有畲,于我荒庄还汲汲;忧国如焚,匪朝匪夕,哀哉遗疏独悁悁”则展现了他对张百熙这位前辈学者的追忆与敬意。这两副挽联不仅展现了林灏深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
林灏深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政治人物,而非诗人。他的诗歌作品虽不多见,但其在政治上的成就和影响力同样值得后人铭记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