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必获,有菑有畲,于我荒庄还汲汲;
忧国如焚,匪朝匪夕,哀哉遗疏独悁悁。

【解析】

“挽张百熙联”:是一首七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张百熙的哀悼之情。全诗共四句,内容如下:

树人必获,有菑有畲,于我荒庄还汲汲;

忧国如焚,匪朝匪夕,哀哉遗疏独悁悁。

译文:“培养人才必须得到,有灾患也有治理,回到我的荒废的庄园仍然忙碌;

担忧国家就像焚烧一样,不分昼夜,悲哀的是只留下一封遗疏让我独自忧伤。”

注释:①树人:教育、培养人才。②菑:灾害。③畲:治理。④汲汲:急切的样子。⑤忧国:忧虑国家。⑥焚:烧,这里是比喻的意思。⑦朝:早晨;夕:晚上。⑧悁悁(yin):忧愁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纪念张百熙而作的。张百熙是清末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充满忧患的一生,他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己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终生。

诗的第一句说,培养人才必须得到,有灾患也有治理,回到我的荒废的庄园仍然忙碌。这里说的是张百熙的一生,也是所有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人的一生。他们的一生是充满忧患的一生,他们为国为民操碎了心,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需要,日夜操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诗的第二句话说,担忧国家就像焚烧一样,不分昼夜,悲哀的是只留下一封遗疏让我独自忧伤。这是诗人对张百熙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哀思。张百熙在临终前留下了一封遗疏,信中说:“呜呼!吾今老矣!生无补于国计民生,死不瞑于先人之目,何以自容于天地之间?”可见其忧国忧民之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诗人在对张百熙的追忆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热爱与关切之情。这种爱与关切源于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对现实的深刻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