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苏州府吴县人,初名理,字元玉,号天全。
有文武才,通天官、地理、兵法、水利等学。
宣德八年进士。
授编修。
进侍讲。
正统末土木堡之变后倡言南迁,受于谦等斥责。
后乃改名有贞。
景泰中治河,开广济渠以疏水,浚漕渠以通粮运,塞沙湾决口成功。
进左副都御史,为石亨定计,拥英宗复辟,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
诬杀于谦、王文。
中外侧目。
得志后欲与石亨等立异,遂被构下狱,发云南金齿卫为民。
释归卒。
有《武功集》。
生卒年:1407-1472
明苏州府吴县人,初名理,字元玉,号天全。
有文武才,通天官、地理、兵法、水利等学。
宣德八年进士。
授编修。
进侍讲。
正统末土木堡之变后倡言南迁,受于谦等斥责。
后乃改名有贞。
景泰中治河,开广济渠以疏水,浚漕渠以通粮运,塞沙湾决口成功。
进左副都御史,为石亨定计,拥英宗复辟,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
诬杀于谦、王文。
中外侧目。
得志后欲与石亨等立异,遂被构下狱,发云南金齿卫为民。
释归卒。
有《武功集》。
生卒年:1407-1472
这首诗名为“得月楼”,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段:征君家住百花洲,上起凌虚百尺之高楼。 - 注释: 征君,指征人,这里指诗人自己。百花洲,即百花洲头,可能是诗人所居之地的名字。凌虚百尺之高楼,意指高耸入云的楼阁。 - 赏析: 此段描绘了诗人所在之地的自然景观与建筑风格。诗人通过“百花洲”这一地名,暗示其居所之美,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第二段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水长新波,山横青气,朝来宿雨初晴。” - 注释:“水长”指的是水面宽阔。“新波”表示水面上泛起的新波纹。“山横”形容远望山峰横亘。“青气”指山峰上的云雾或山间的青翠气息。“朝来宿雨初晴”说明经过一晚上的雨水,早晨天空开始放晴,云朵逐渐消散,阳光穿透雨云照在大地上。 - 译文:清晨时分,天平山区的水面宽广,波光粼粼;远山横亘在天际,被晨曦染上一层淡淡的青绿色
【注释】: 八月苍江芦覆洲:指八月,秋天,江面。苍江:青江,指长江。 南洲老人回钓舟:老人坐在江边的小船上垂钓。 壶浆饮空独醉后:喝着酒独自醉酒后。壶浆:指盛酒的器具。 横笛吹开天地秋:用横笛吹奏乐曲,使整个天地仿佛被音乐所打开一样。 弄节调音转凄激:调节琴弦的声音,使之变得凄厉悲切。 萧萧两鬓寒冲额:双鬓斑白,冷风冲向额头。 山云漠漠山树青:山上的云雾弥漫,山中的树木显得苍翠。 是时万籁俱无声
【注释】 狮山:指苏州狮子山。岝岭:山名,在苏州东北。岝,音xiāo。 香径:花木丛生的小路。洞口:山中之口。 小舟:小船。虎丘:山名,在苏州西北。 茂苑:指吴地的园林。烟光:烟雾缭绕的景象。 绝胜:比得上、胜过。竹林:此处指吴中著名的竹林。觞咏:以酒为伴吟诗作赋。晋风流:指东晋时期文人雅士的风韵。 【赏析】 这首诗是登临狮子山后所作,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情景相生,意境开阔,笔力雄健
【注释】 穿山:指穿山路,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北。刘安石:南朝梁诗人刘孝绰的字。 【赏析】 《咏小山》,乐府旧题,多写山水景物之美,此诗即属此类。 首联“一拳秋水骨,兀立浦云间”,写山峰之高峻突兀。“一拳”喻其峰耸起之态,犹如一只巨大的拳头,突出其雄壮、伟岸。“秋水”点明时令为深秋,“骨”暗含峭拔之意。“兀立浦云间”,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挺拔高峻与巍峨壮观,形象地表现了山峰傲视群山的气势。
这首诗是李白在登泰山时的所感所思。诗的开头两句“岂厌丹崖步步迎,眼前灵景变阴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他不畏艰难的攀登,因为眼前的自然景色变幻莫测,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接下来的诗句中,“马从万丈松边驻,人在九重天上行。”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诗人骑着马,在高耸入云的松树旁边停下,仿佛已经升上了九重天,可以俯瞰大地。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情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
诗句如下: 一天新雨露;万里旧乾坤。 译文: 一天之间,天地间的气象焕然一新,仿佛洗净了过去的尘埃,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万里之遥,历史的长河依旧流淌不息,那些过去的岁月,如同一幅幅画卷,在记忆中缓缓展开。 赏析: 此诗描绘了天地间气象的变化与历史的沧桑。诗人以“天”为起点,象征新的气象和希望,而“地”则代表古老的大地和不变的江山。天地之间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更迭。草木百年新雨露
【注释】 千秋岁:词牌名,唐教坊曲。此为慢曲。 引风搅柳丝,雨揉花缬(xiè):柳树枝条被风吹得乱摆,像被揉碎的花布。比喻春风吹拂着柳树,把柳枝儿弄得乱糟糟的。 蚤过了:早过了。 燕子语何多:燕子的叫声多么频繁。 老去莺花飞未歇:春天过去,莺鸟和花儿还没有停息,即莺歌燕舞、百花盛开的景象。 秋千院:有秋千的庭院。 蹴鞠场:踢足球或打排球的场所。 章台雪:唐代长安城内的章台,是男女幽会的地方
【题解】此诗为作者晚年隐居山中所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山下云连山上,溪西水接溪东。 【注释】云:云气。连:相接。 舟渡白鸥飞处,人行绿树阴中。 【注释】舟:指小船。渡:过也。白鸥:白色羽毛的小鸟,这里指江上飞翔的白鹭。 赏析: “山下云连山上,溪西水接溪东。”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诗句:山路只通樵客,江村半是渔家。 译文:只有山间的小路只能通行樵夫,江村中有一半是渔民的家园。秋天水边的小船上落着大雁,夕阳的余晖里飞过乌鸦。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赏析: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通过对樵夫和渔家的生活状态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质朴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 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 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 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 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 为闽中十才子之一。 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 生卒年:?-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 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 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 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 张士诚累招不赴。 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 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 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 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 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 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生卒年
明苏州府吴县人,初名理,字元玉,号天全。 有文武才,通天官、地理、兵法、水利等学。 宣德八年进士。 授编修。 进侍讲。 正统末土木堡之变后倡言南迁,受于谦等斥责。 后乃改名有贞。 景泰中治河,开广济渠以疏水,浚漕渠以通粮运,塞沙湾决口成功。 进左副都御史,为石亨定计,拥英宗复辟,封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 诬杀于谦、王文。 中外侧目。 得志后欲与石亨等立异,遂被构下狱,发云南金齿卫为民。 释归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