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兴泉,字问樵,号虚堂,是清代的诗人。他出生于安徽桐城,是乾隆年间的诸生,以工诗著称。他的诗作中常含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思的深入探讨。
姚兴泉的作品《泊荻港》便是其诗歌创作中的佳作,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渔舟泊岸的场景。首句“帆投近市薄寒天”,便勾勒出了冬日清晨薄雾缭绕中渔夫船只的情景;“晚灶家家洞口烟”则展现了炊烟袅袅上升的宁静生活画面。然而,诗的后两句“十里蓼风吹细雨,满江蓑笠打渔船”,却透露出一丝凄凉之意,表达了渔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除了《泊荻港》,姚兴泉还有其他著名的诗作,如《一枕窝诗钞》中的《孤月领行人》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姚兴泉深邃的诗学修为,还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在《一枕窝诗钞》中,有一首《孤月领行人》,描绘了孤独的月亮引领着行者前行的意境。诗中写道:“孤月领行人,四望寒烟熄。驱车何迟迟,沙深轮蹄涩。”这短短几句诗,既体现了姚兴泉精湛的艺术技巧,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姚兴泉作为清代的诗人,其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还蕴含了深沉的人生哲理。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是研究清代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