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浙江兰溪人,一作金华人,字少君,号破瓢道人、嫩和尚、玄铁、元道人、赤松山道人。
家本富有,中年妻死,弃其产,购法书名画,游江湖间。
好《离骚》、《老》、《庄》,长于鉴别古物。
工诗,善画鸡鹜水鸟。
后居僧寺,隆庆末卒。
生卒年:?-?
明浙江兰溪人,一作金华人,字少君,号破瓢道人、嫩和尚、玄铁、元道人、赤松山道人。
家本富有,中年妻死,弃其产,购法书名画,游江湖间。
好《离骚》、《老》、《庄》,长于鉴别古物。
工诗,善画鸡鹜水鸟。
后居僧寺,隆庆末卒。
生卒年:?-?
晓发 译文: 严城角初断,稍稍晓鸦啼。风急偏催马,天寒不应鸡。随山欲渡海,失路却寻溪。乡国遥千里,三年斗柄西。 注解: - 严城角初断:指清晨的曙光初现,城墙上的角楼开始显露出来。 - 稍稍晓鸦啼:表示时间已经过了早晨,乌鸦开始叫唤。 - 风急偏催马:风势猛烈,使得马匹加速奔跑。 - 天寒不应鸡:天气寒冷,不适合鸣叫的公鸡。 - 随山欲渡海:顺着山脉行走,仿佛要渡过海洋。 -
【注释】 倚杖:拄着拐杖。 江湖:指水边或江边,泛指江湖生活。度岁华:度过一年时光。 艰难:处境困难。只有:只有。泪:流泪。 飘泊:漂泊不定。更无家:没有归宿。 倚杖惭归鸟:因贫困病弱而无力支撑,拄着拐杖惭愧地看到鸟儿自由自在地飞回巢中。 临池惜落花:面对池塘惋惜凋落的花朵。 秋风何太早:秋天的风为何来得这么快? 瑟瑟向蒹葭(jiān xiá):萧瑟凄凉地吹向芦苇。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诗人对佛门的敬仰和对佛理的理解。首联点出题意;颔联写自己因无事而入寺;颈联写自己因收书而触弦;尾联写自己因心静而入禅。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佛理的理解和对人生真谛的体悟。 【答案】 译文:僧人的书房已经关闭,秋天的草木已经枯萎,没有什么事情应该去睡觉;改变座位迎接过路的人,收起书籍误伤了手指弹拨琴弦。心中情感高飞如云上鸟
注释: 宿愁未许抛衾枕,抱病移居江上村。 ——我原本的忧虑还未解决,就抱着病痛搬移到江边的村落住下。 忙里提携知药饵,闲来点检失琴尊。 ——在匆忙的时候会照顾好药膳和饮食,闲暇的时候会整理一下失窃的琴樽。 南檐爱月先安榻,北牖嫌风即闭轩。 ——我喜欢月亮,喜欢它的光明,所以喜欢在南边建房,不喜欢风吹进来,所以把窗户关上。 且是主人能好客,黄鱼白饭早过门。 ——而且我是主人,我能够招待好客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海上的游子,在寒冷的冬日中,感受到了家乡的温暖与恩情。 1. 诗句: - 海上僦居来海上,又是一家村。 “海上僦居”意味着在海上租赁房屋居住,“一家村”则形容这种生活虽远离家乡却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 - 日落旋吹角,天寒早闭门。 当太阳落下时,主人会吹起号角,而当天气寒冷时,主人则会早早地关闭门窗,表现出对游子的关心和保护。 - 无劳游子恨,不尽主人恩。
诗句释义 1 日暮归鸦遍:描绘了夕阳西下,乌鸦回巢的景象。 2. 乡心可奈何: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无法释怀。 3. 病随新月长:比喻疾病持续不断,如同新月般漫长。 4. 愁比落花多:形容忧愁之多,如同凋零的花朵般难以计数。 5. 细雨乱阶草:描述细雨纷飞时,草叶被雨水打湿后凌乱不堪。 6. 微风起夕波:微风吹起水面上的波动,给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感觉。 7. 西陵有严武
【注释】 几月:多久,多时。花满溪:形容溪边的花盛开得十分茂盛。 诗细草能齐:意思是说草也像诗一样细腻、精致。细字写出了草的质地,齐字写出了草的形态。 武陵西:指桃花源,相传是晋朝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中的地名。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钱氏花园与好友别后作的。全诗写景抒情并举,借景抒情,情中有景,景中含情。首句点出时间是“几月”,次句用“君家”指代钱氏花园。三四句以泉不枯竭、草如诗来写园景之美好
岁末的越州,风景依旧,客子好游。 草堂习静自情亲。 闭门觅句留残腊, 倚杖看山待早春。 鸟雀入林知有我, 烟霞为伴若无身。 何当别去西湖上, 万树梅花刺眼新。 注释: - 岁暮:指岁末。 - 越客好游当岁暮: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的客人喜欢在年底游玩。 - 草堂习静自情亲:草堂中宁静的环境让人感到亲近自然。 - 闭门觅句留残腊:关闭门扉,寻找诗句来度过残余的寒冬。 - 倚杖看山待早春
吕家曲水寄别钱懋谷 曲抱孤村水,长流断岸阴。 借居方避地,言别又沾襟。 客久衰偏易,乡遥恨转深。 把君书在手,侵晓到如今。 注释: 1. 曲抱孤村水:形容曲折的水道旁有一座孤村。 2. 长流断岸阴:水流不断,使得岸边的景色显得更加阴暗。 3. 借居方避地:由于环境原因不得不暂时居住在这里。 4. 言别又沾襟:分别时又感到伤心。 5. 客久衰偏易:长时间离家在外,心情更加憔悴。 6. 乡遥恨转深
姚太史自钱塘移天目松一株舟中无事索赋 【注释】太史:官名,掌天文历法。 译文:姚太史从钱塘把一棵天目松移植到船上,船里无事,便要写首诗。 赏析:诗题中的“姚太史”是作者的友人,姚太史自钱塘移树到船上,诗人因无事而作此诗以记之。 相公送客过钱塘,移得苍松数尺长。 【注释】相公:指当时的宰相。 译文:宰相送客路过钱塘,就把那棵苍松移植到了船上。 赏析:这是说在钱塘送别朋友时,把一棵苍松移植到了船上。
何大勋是明代的诗人。何大勋,字幼邻,号守庵,生于明朝香山(今中山)。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学造诣和文化修养的人。 何大勋的诗词创作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见解。他在《送龙门宗人殿凤山始祖墓还里》一诗中展现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诗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夹岸杨树拂晓时分轻轻摇曳,迎着晨曦的莺鸟在江上啼鸣最为动人;春天的荆花繁盛开放
明代诗人何治,字少齐,是明代一位著名的诗人。他以其精湛的诗词创作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著称于世。何治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还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社会和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 字号与籍贯:何治,原名少齐,字少齐。顺德人,即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德作为广东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文风鼎盛,是何治成长的文化背景之一。 - 文学成就:在明代文学史上
明浙江兰溪人,一作金华人,字少君,号破瓢道人、嫩和尚、玄铁、元道人、赤松山道人。 家本富有,中年妻死,弃其产,购法书名画,游江湖间。 好《离骚》、《老》、《庄》,长于鉴别古物。 工诗,善画鸡鹜水鸟。 后居僧寺,隆庆末卒。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