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城角初断,稍稍晓鸦啼。
风急偏催马,天寒不应鸡。
随山欲渡海,失路却寻溪。
乡国遥千里,三年斗柄西。
晓发
译文:
严城角初断,稍稍晓鸦啼。风急偏催马,天寒不应鸡。随山欲渡海,失路却寻溪。乡国遥千里,三年斗柄西。
注解:
- 严城角初断:指清晨的曙光初现,城墙上的角楼开始显露出来。
- 稍稍晓鸦啼:表示时间已经过了早晨,乌鸦开始叫唤。
- 风急偏催马:风势猛烈,使得马匹加速奔跑。
- 天寒不应鸡:天气寒冷,不适合鸣叫的公鸡。
- 随山欲渡海:顺着山脉行走,仿佛要渡过海洋。
- 失路却寻溪:在迷路后,又试图寻找正确的道路。
- 乡国遥千里:家乡遥远,相距千里之遥。
- 三年斗柄西:比喻时光流逝,斗柄指向西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孺子的《晓发》中的一首。全诗通过描绘一幅日出时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旅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的感受。首句“严城角初断”,以破晓时第一缕阳光照进城墙上角楼的角度为引子,形象地展现了新的一天的开始。次句“稍稍晓鸦啼”则描绘了鸟儿开始啼鸣的景象,与前一句的静态形成生动对比,增添了一份生机。第三句“风急偏催马”,通过风的急促感来表现旅途的艰难与迫切,同时用“偏催马”来形容马匹因应急促的天气而加速前行的动态。第四句“天寒不应鸡”,运用反衬手法,突出了天气的严寒,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温暖环境的向往。第五句“随山欲渡海”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行走,好像想要渡过大海一样,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第六句“失路却寻溪”,则表达了诗人在迷路后,仍不放弃寻找道路的决心。最后一句“乡国遥千里”,以家乡的遥远为背景,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旅途中的种种经历和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