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翔,原名陈向廷,明代诗人
陈向廷是明代诗人。他生于1570年,卒于1619年,字仪翔,号美用。
陈向廷在诗学上受到父亲的大谏家教影响,博学能文,具有不凡的才华和气度。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既有咏物抒怀之作,也有表达山水风光的诗篇。例如《阙题》中的“胜地阴阳会,灵源造化功。招提疑佛力,开辟谢愚公”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仪翔,原名陈向廷,明代诗人
陈向廷是明代诗人。他生于1570年,卒于1619年,字仪翔,号美用。
陈向廷在诗学上受到父亲的大谏家教影响,博学能文,具有不凡的才华和气度。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既有咏物抒怀之作,也有表达山水风光的诗篇。例如《阙题》中的“胜地阴阳会,灵源造化功。招提疑佛力,开辟谢愚公”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阙题 胜地阴阳会,灵源造化功。 招提疑佛力,开辟谢愚公。 世界三千外,云霞咫尺中。 江流瞰衣带,村落隐蒿蓬。 百折缘孤磴,千章护法宫。 雪花飞瀑布,笙响奏松风。 磬度诸天静,灯传上刹红。 玉环留变化,金锁没玲珑。 净室虚窗白,禅房曲径通。 磨崖寻古碣,卓锡跨飞虹。 极岸喧归棹,危檐对晚鸿。 诸形皆有漏,浩劫杳无穷。 寂寞三乘远,皈依四谛同。 道心得寥廓,佳兴到鸿蒙。 岂有无生诀,苍茫叩碧空。
【注释】 陪祀:在皇帝陵墓前祭祀。泰陵:汉高祖刘邦的陵墓,位于咸阳以东的霸上。 嶂(zhàng):山岭。寝殿宽:指寝宫宽敞。寝殿,帝王和后妃休息、处理国事的地方。将事:即“将事于庙”,即将祭礼举行在陵园里,表示对先帝尽到自己的责任。肃:严肃,恭敬。登坛:即“升坛”,登上祭坛。 汉家:指汉朝。灯火:指燃烛照明,使室内通明。摇千炬:形容灯火很多,照得满堂通明。周室:指周朝。威仪:庄严的仪容。
登白岳 封内神皋北斗坛,上清宫阙出云端。 层崖鸾去箫声远,白昼龙归玉殿寒。 浩荡几人同选胜,阴晴千克此凭栏。 向来何处皈依地,应笑浮生一宰官。 注释: - 登白岳:登上白岳山。白岳:山名。在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西北,主峰海拔2513米。 - 封内神皋:封印之内的神皋。 - 北斗坛:北斗星的坛场。 - 上清宫阙:天上清高的宫阙。 - 层崖鸾去箫声远:形容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 - 白昼龙归玉殿寒
注释: 望尽瓜期犹未回,月明清露思难裁。 这句诗的意思是看着秋天的收获季节已经过了,但丈夫还没有回来,我对着明亮的月光和清新的露水思念之情难以表达。 秋风不顾飞蓬首,更度千门笛里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风吹过,不顾忌那些飘动的草茎,又吹过了千家万户的窗户,那悠扬的笛声也随风而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闺怨诗。诗人以“望”、“清”、“思”等字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
这首诗是诗人在华阳道中对雪而作,表达了他对雪的喜爱之情。 迢递华阳尚远征,侵人寒色六花明。 神游姑射银为界,梦入梁园雪作城。 这句诗描绘了雪花飘落的景象,雪花像银一样明亮耀眼,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郢曲当年谁绝调,剡舟中夜独含情。 这句诗回忆起了曾经听过的美妙音乐,那种音乐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何时借得东风力,吹散同云望太清。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借助东风的力量
陈向廷是明代诗人。他生于1570年,卒于1619年,字仪翔,号美用。 陈向廷在诗学上受到父亲的大谏家教影响,博学能文,具有不凡的才华和气度。他的诗歌创作涵盖了多种题材,既有咏物抒怀之作,也有表达山水风光的诗篇。例如《阙题》中的“胜地阴阳会,灵源造化功。招提疑佛力,开辟谢愚公”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陈用原是明代的诗人,字志道,东莞人。陈用原在明英宗正统年间以布衣之身而闻名于世,年过六旬后终于家中。他的生平和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西桥集》收录了多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歌。 陈用原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诗人,他的生平与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通过他的作品,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生命、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陈国英是明朝的诗人。以下是对陈国英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陈国英,字六辅,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卒年不详。他出生在惠来县,即现在的广东省惠来县。 2. 生平简介:陈国英在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了秀才,但后来成为了贡生。入清后,他没有选择仕进清朝,而是保持了不仕的态度。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青松居草》、《问禅篇》和《秋声》三部作品集。 3. 作品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