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是宋末元初的文人,曾入文天祥门下并参与抗元活动。
赵文(1239-1315),字惟恭又号青山,庐陵人,即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赵文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文天祥的门人,这使他在文学和思想上与南宋有着深厚的联系。他不仅参与了抗元的活动,还与刘辰翁父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者对他的评价颇高,两人甚至共同创立了“青山社”。
赵文是宋末元初的文人,曾入文天祥门下并参与抗元活动。
赵文(1239-1315),字惟恭又号青山,庐陵人,即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赵文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文天祥的门人,这使他在文学和思想上与南宋有着深厚的联系。他不仅参与了抗元的活动,还与刘辰翁父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后者对他的评价颇高,两人甚至共同创立了“青山社”。
金山寺 水天楼阁影重重,化国何年此寄踪。 淮海西来三百里,大江中涌一孤峰。 涛声夜恐巢枝鸟,云气朝随出洞龙。 几度欲登帆去疾,苍茫遥听隔烟钟。 注释: - 水天楼阁影重重:形容金山的景色在水天之间显得格外壮观,楼阁的影子重叠交错。 - 化国何年此寄踪:暗示了金山的历史悠久,不知是何时被命名为“化国山”。 - 淮海西来三百里:描绘了金山位于淮海地区,距离西面约有三百里的路程。 - 大江中涌一孤峰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初荷一番濯雨,锦云红尚卷。 - 翻译:刚刚洗过的荷花在雨水中摇曳生姿,如同被染上了一层绚丽的红色。 - 注释:荷花在水中经过雨水的洗涤,显得更加鲜艳。"濯"意味着清洗;"红"指荷花的颜色。 2. 隘华屋、赋客吟仙,候望南极天远。 - 翻译:狭小的宫殿里,诗人吟诗作画,眺望着遥远的南极星空。 - 注释:"隘华屋"形容宫殿虽小但装饰华丽。"赋客"指的是有才情的人
【注释】 木兰花慢 送赵按察归洪州:词牌名,又名“惜香衾”、“醉桃源”。双调一百零九字。此为长调。 鹭州江上水,望南浦、送将归。 鹭州:即今江西南昌市。 陌上儿童,尊前父老,口口能碑。 指在赵公的家乡,当地人民都称赞他。 家声一琴一鹤,甚和他、琴鹤也无之。 家声:指赵公的名声。这里用典出自《晋书·谢安传》:“谢安年少时,有美姿形,思慕慷慨,未尝不抚琴长啸。” 城市貔貅昼静,泮宫芹藻春迟。 城市
诗句释义: 1. 结庐胜境,似旧日曾游,玉莲佳处。 在优美的环境中,仿佛回到了过去曾经游览的地方,那里有像玉一样的莲花盛开。 2. 万花织组,爱回廊宛转,楚腰束素。 无数花朵像织成的花毯一样铺展开来,我喜欢漫步于走廊曲折、如美人细腰般的花丛中。 3. 度密穿青,上有燕支万树。 经过茂密的树林和绿色的小道,上面有成千上万棵的燕支树。 4. 探梅去,正竹外一枝,春意如许。 去寻找梅花
诗句释义:丁督护,让我来告诉你。我想跟随你,但是没有翅膀。我结婚时剪下的头发,现在要随着你去。 1. 关键词释义: - 丁督护:古代对将军或官员的敬称。 - 听我语:表示倾听并接受对方的言语。 - 欲从君:表示想要追随某人。 - 臂不羽:比喻没有翅膀,无法自由飞翔。 - 嫁时所结发:指结婚时剪下的辫子或头发。 - 剪之随君去:表示愿意跟随对方到任何地方,不留任何牵挂。 2. 译文对照: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内容、手法、主题等,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理解、分析、概括作答。这首诗的作者刘克庄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一生以诗词著称,尤擅长于诗,其词风豪迈,风格沉雄,有“词坛宗师”之誉。这首《最高楼·寿刘介叔》就是作者为友人祝寿而写。全词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刘介叔的祝贺之情。 “最高楼
洞仙歌 寿须溪 是年,其子受鹭洲山长 千年鹭渚,持作须翁酒。 胜有儿孙上翁寿。 向玉和堂上,樽俎从容,笑此处,惯著丝纶大手。 金丹曾熟未,熟得金丹,头上安头甚时了。 便踢翻炉鼎,抛却蒲团,直恁俊鹘梢空时候。 但唤取、心斋老门生,向城北城南,傍花随柳。 译文: 在鹭洲山的寿宴上,我为须溪先生准备了千年的鹤渚美酒,胜过他曾经得到的任何寿礼。在这里,我想起了他的许多孙子,他们都是须溪先生的孙子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学生对这首诗逐句释义,并加以赏析。“水石图赞”,这是全诗的第一句,点明主题。意思是说:故乡的松、菊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丽,自己归来了。“归步月明”,写诗人归来后的心情。诗人归来了,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所以诗人用“归步”二字来表达这种情感。“萧然独往”,写诗人归来后的行为
注释: 1. 丁督护: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好友,曾任成都尹。 2. 念我苦:指丁督护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3. 未亡人:指妻子还活着。 4. 殇鬼妇:指妻子死后化为鬼魂。 5. 古若无衔冤:意思是如果没有古代的法律制度,人们就不会有冤屈。 6. 乾坤无风雨:意思是天地之间没有了风雨,就没有了变化和生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为悼念死去的妻子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和哀痛之情
【解析】 本词为胡则在泉府大卿任上所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失望,以及对自己功行济世之志的坚毅。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遍》。双调,九十三字,前段九句四平韵,后段十一句五平韵。此词前后段各分十一句,前片十一句,后片十一句。 【答案】 ①“快马”:指迅速的官运。②“而今”:现在。③“衮衣”:指高官的礼服。④“风采动朝班”:形容其人仪态端庄、风度不凡。⑤“宰相”:指当权的大臣
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 元末应试不中。 于学问无所不窥。 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 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 永乐初卒,年八十余。 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生卒年:1316-
元代诗人方一夔是一位生于宋末,以儒家学问和诗歌创作闻名的学者。方一夔,字时佐,号知非子,是方逢辰的族侄,出生于富山人。 他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学问渊博,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一生虽然经历了宋末元初的动荡社会,但他并未因此放弃文学创作,反而在动荡中展现出不凡的才华。方一夔曾师从何梦桂(潜斋),究心义理之学,攻举子业,但屡试不第。尽管如此,他仍然经人推荐,在郡学任教,不久辞去教职
宋元间庆元奉化人,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 七岁学古诗文,多奇语。 宋咸淳七年进士,授建康府教授。 元初,授徒卖文为生。 成宗大德中,年已六十余,以荐起为信州教授,调婺州,以疾辞。 为文清深雅洁,东南文章大家皆归之。 有《剡源文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