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翀,原名高士蜚,明代诗人
高士蜚是明代的诗人。
字载翀,生于明朝的嘉靖年间,即1524年至1566年。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曾官拜江西雩都知县。高士蜚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他的官职期间,通过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
载翀,原名高士蜚,明代诗人
高士蜚是明代的诗人。
字载翀,生于明朝的嘉靖年间,即1524年至1566年。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曾官拜江西雩都知县。高士蜚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他的官职期间,通过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旧迹荒凉何处寻”:旧迹荒废的地方,到哪里去寻找?“一从开卷见升沉”,自从我翻开了这本《厓志》,才知道那些英雄豪杰的升沉得失。“奇石波涛销宿恨”:奇特的岩石和波涛冲刷着往日积下的怨恨。“两厓宫殿锁残阴”:“两厓”指崖州(今三亚市崖城镇)。“残阴”指残阳,即落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一组,分为两个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后两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岭徼间关勤国日,北云南树望先宫。 注释:岭徼,指岭南的边远地区;间关,指艰难困苦;勤国日,指辛勤为国家效力的日子;北云南树,指北方的南国风光;望先宫,指遥望着先王的宫殿。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为国家效力的决心和信念,展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 第二部分:元戎督塞提孤旅
高士蜚是明代的诗人。 字载翀,生于明朝的嘉靖年间,即1524年至1566年。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曾官拜江西雩都知县。高士蜚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他的官职期间,通过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历史背景
明代诗人陈稶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历史典故运用以及个人经历与情感表达方面。陈稶,字仲芳,出生于广东番禺,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著称于世。 在文学成就方面,陈稶是位多产的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在多种文献中有记载,包括他在广西任职期间的工作经历。陈稶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切思考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明代诗人陈锭,字国珍,是明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和诗人。他生于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以下是关于陈锭的相关介绍: 1. 生平经历:陈锭的科举之路始于嘉靖戊子(1528年)湖广乡试,中第五名举人。此后,他继续攀登学术和仕途的高峰,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中进士,并先后在多个职位上任职。他在任期间,曾历任国子监博士、扬州海门县知县等职
陈文辅是明代的诗人。 陈文辅字以道,是明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文人,他的诗歌创作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而且其诗作中的思想和情感也深深影响了后人。以下是对其作品及其贡献的介绍: 1. 生平经历:陈文辅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他的文学才华在其成长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培养和熏陶。他在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及第,之后在浙江台州担任知府与大理寺正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