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福建莆田人,字凤仪,号从吾。
天顺元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成化初,以疏论权幸奸邪,两下诏狱。
弘治中,由刑部侍郎进尚书。
屡抗疏极论朝政诸弊,不纳。
居官秉节无私,为贵戚、近习所疾,遂乞归,卒谥惠安。
有《政训》、《天曹日录》、《彭惠安集》。
生卒年:1430-1495
明福建莆田人,字凤仪,号从吾。
天顺元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成化初,以疏论权幸奸邪,两下诏狱。
弘治中,由刑部侍郎进尚书。
屡抗疏极论朝政诸弊,不纳。
居官秉节无私,为贵戚、近习所疾,遂乞归,卒谥惠安。
有《政训》、《天曹日录》、《彭惠安集》。
生卒年:1430-1495
【译文】 早晨太阳照耀的盐田,风色竞相争夺。 钱箔密布如同鱼鳞,沙地平坦犹如镜面。 汲取晒干的水脚,层层白花花映照。 改变位置聚成堆,再淋海水咸始盛。 用方池覆盖着茅草,小孔暗通陷阱。 莲子重而坚硬,浮浮力能战胜。 只怕山雨来,一筐盐没完成。 殷勤地看守余沥,坐等卤水池平静。 【注释】 (1)经进:经过。 (2)盐图诗八首:作者自题八首以咏盐田的诗作。 (3)淋卤图:即《经进盐图》。 (4)沮场
诗句 1 与长男浚图世科事 2. 莫恨当年志未酬,更思黾勉绍箕裘。 3. 鸡窗独掩槐花暮,蟾窟高攀桂子秋。 4. 宦业成名存显晦,文章家数有源流。 5. 若能早立规模定,方可终身事进修。 译文 与长男浚图世科事:与你的小儿子浚图谋划着家族的后代和事业。 莫恨当年志未酬,更思黾勉绍箕裘:不要怨恨当年的愿望未能实现,更加努力地继承父亲的遗志。 鸡窗独掩槐花暮,蟾窟高攀桂子秋:独自关闭着窗户
【注释】 经进盐图诗八首:指范仲淹《答杜平章书》中“臣伏惟朝廷之设盐法,本为公私两便。……而诸路监榷之官,皆以盐利自给,非如内郡有司,唯供簿书而已,则今者盐法未善也。”草荡图:指《新唐书·陆贽传》:“草荡之弊,一望无际,不生树木,草木繁茂。此是边人屯戍之地,宜开耕牧之田,使边人得耕牧之利,而内地无荒地之害。草荡既开,则可以种桑、枣、榆、柳,又可以为蔬圃、药圃。” 海壖:海边的近地,海畔。咫尺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送郑思亨淳安司训》 秋闱(考试名)曾占一经魁,分教名邦宠异才。 细雨侵阶春草合,轻风入树杏花开。 讲明礼乐收馀烬,绪正文章淑后来。 此地从前多俊杰,儒仙又见陟蓬莱。 注释: - 秋闱:秋天的科举考试。 - 经魁:科举考试中的第一名。 - 分教:分别教授。 - 名邦:有声望的国家或地方。 - 宠异才:重视并培养杰出的才能。 - 侵阶:湿润到台阶上。 - 春草合
【注释】 鹾(Cú):盐。液,指盐水。清冷:清澈透明。牢盆:古时用来煮盐的器具。戒:谨慎。修洁:洁净、干净。分番:轮流使用。后时:迟延。及此旺煎月:到了这个时候是旺季。一勺尽倾泻:一勺盐全部倾倒下来。万灶:成千上万的灶口。焚爇(ruò):火势旺盛的样子。沈沈(shěn shēn):形容烟雾弥漫。蹙(cù)蹙: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敛之白盈箕:收起来的盐装满了簸箕。凝华粲如雪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作者对放盐图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财政困境和百姓生活困难的担忧。诗中通过描写放盐图的场景,反映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和人民的贫困生活。 【译文】 三边地区缺乏储备,商人辛苦地运输物资。 以榷海利为代价,子母多赢余。 水膏易消耗,蔀屋难贮诸。 多年积累的拖欠,折算尽锱铢。 渺渺太湖畔,盈盈东海隅。 雪山压巨浪,风帆恣所如。 每资藜藿食,亦荐王侯厨。 谁念味中苦,搔首空踌躇。
这首诗是岑嘉州为魏孔渊太守所赠的集书诗而作,表达了作者对魏孔渊太守的感激之情。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1. 岑嘉州,真名流,生平浩气横清秋: - 岑嘉州:这是对岑嘉州的一种尊称,意指他的名字和事迹广为人知。 - 真名流:表示他是真正的名人、杰出的人物。 - 浩气横清秋:形容他的气势如秋天的清风一般浩荡。 2. 词源澒洞倾枚邹,春江晓涨蛟龙浮: - 词源澒洞:形容诗词的源泉丰富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技巧,并结合诗句加以理解。 “贵州闻长男浚中乡试”:在贵州听说你长男(长子)王浚中了举人。这是全诗的第一句,交代了诗人与王浚的关系以及王浚考中的喜讯。“海国”指福建,因为福建靠近海洋。“秋高有雁来”,是说秋天的天高气爽时,有信使从海上送来好消息。“乡闱捷报好怀开”
送谢文祥御史谪南陵丞 零露一以坠,原野生微凉。 金风转萧索,四壁螀吟螀。 夜长不能寐,揽衣起彷徨。 仰视天宇阔,素月扬辉光。 奄忽浮云驰,肃肃雁南翔。 一啄谅易谋,岂不足稻粱。 穷海累臣书,藉尔远见将。 羽毛尚摧落,怆惶未能忘。 云胡抱孤影,悠悠岐路长。 愿言随阳归,以慰朝夕望。 注释与赏析: - 零露一以坠:指露水在清晨落下。 - 原野生微凉:形容秋天的原野,草木凋零,气候凉爽。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书林风木为徐桥徐资时作” - 解释: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幅描绘风中树木的画作,而“书林”可能指书房或图书馆。"为徐资时作"可能意味着这幅画是由徐资时所创作。 - 译文:描绘了一幅描绘风中树木的画作,由徐资时所创造。 2. “瑟瑟悲风起墓林,亲容何处可追寻” - 解释:瑟瑟悲风象征着悲伤的气氛和对已故亲人的回忆。墓地中的树木被秋风吹动,似乎在诉说着关于逝去亲人的故事
曹宗是明代的诗人,字宗道,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东界油园。他在幼时被称为神童,弱冠中科举人,入太学,为祭酒(国子监长官)邱琼山所赏识。曹宗的诗歌创作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作品被收录在《春秋通典》中。 曹宗的生平和诗作展示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他的作品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现实面貌,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能够触动人心,成为研究明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梁槚是明代诗人,字乔楚。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创作上,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吸引了后人的赞誉。以下是对梁槚的详细介绍: 1. 生平与成就:梁槚,字乔楚,封川(今广东封开县)人。他是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一六一七)贡生,入北监。在明代文学的舞台上,梁槚以其诗作著称,尤其在五言律诗领域有着较高的成就。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还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情感。 2.
明福建莆田人,字凤仪,号从吾。 天顺元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 成化初,以疏论权幸奸邪,两下诏狱。 弘治中,由刑部侍郎进尚书。 屡抗疏极论朝政诸弊,不纳。 居官秉节无私,为贵戚、近习所疾,遂乞归,卒谥惠安。 有《政训》、《天曹日录》、《彭惠安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