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庵,原名任瑗,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93,卒于公元1774
清江苏山阳人,字恕庵,号东涧。
年十八,不应科举,讲学静坐三年。
后又改治程朱理学。
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试罢归。
遂决志不复出。
有《纂注朱子文类》、《论语困知录》、《易学象数传心录》、《六溪山房文稿》、《六有轩存稿》等。
生卒年:1693-1774
恕庵,原名任瑗,清代诗人,生于公元1693,卒于公元1774
清江苏山阳人,字恕庵,号东涧。
年十八,不应科举,讲学静坐三年。
后又改治程朱理学。
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试罢归。
遂决志不复出。
有《纂注朱子文类》、《论语困知录》、《易学象数传心录》、《六溪山房文稿》、《六有轩存稿》等。
生卒年:1693-1774
诗句: 江流忽辟易,天际袅烟鬟。 樵路钟声外,僧帆树色间。 月明龙入钵,潮落鹘归山。 何日辞妻子,丹砂驻暮颜。 译文: 江水忽然分开,天际烟雾缭绕。 远离尘世的樵夫之路,在钟声之外,僧人的帆船在树影之中。 月光之下,龙王被供奉于钵中,潮汐退落,鹘雕飞回山中。 何时告别尘世纷扰,以丹砂驻留青春容颜。 赏析: 此诗描绘了金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生活氛围。诗中的“江流忽辟易
【注释】 好:喜爱;穷奇绝境:险峻的山峰;特地:特意;上峰巅:登上山顶;瀑响:瀑布的水声;松含:松树含着雾气;六代:指南朝宋、齐、梁、陈,共60年的历史;山多皆拱寺,江远欲浮天:山多,都拱立在寺庙周围;江远,江水很远。欲浮天,想浮在天空之上;愁绝区中事,相留可判年:因忧愁到极点而忘却了世俗的事,可以在这里生活很多年。 【赏析】 此诗为游栖霞时所写。栖霞山在今江苏省南京市东北,山峦重叠,风景秀丽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忆坐冰斋夏日凉,归来两见菊花黄。 怀奇敢望孔文举,推毂还闻盛孝章。 鸥梦不知江水阔,鸿音时隔岭云长。 可知寂寞墙东客,录尽床头种树方。 注释与赏析: 1. 忆坐冰斋夏日凉,归来两见菊花黄。 译文:回忆起曾经在冰冷的书房中避暑,回来后发现院子里的菊花已经盛开,颜色金黄。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个凉爽的夏日午后
【注释】: 田家(yè)——农家。 柳阴荷锄归——在柳树的阴影下,拿着锄头回家。 豆荚未出土——豆子还没有长出豆荚来。 呼儿夜饭牛——叫儿子晚上给牛做饭。 昨宵有微雨——昨天夜里有过一场小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晚归图,充满了生活气息。 首句“柳阴荷锄归”描写了作者傍晚回家的情景,用“荷锄”表明是在农忙季节,“柳阴”则描绘出一种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景象。第二句“豆荚未出土”
清江苏山阳人,字恕庵,号东涧。 年十八,不应科举,讲学静坐三年。 后又改治程朱理学。 乾隆元年,应博学鸿词试罢归。 遂决志不复出。 有《纂注朱子文类》、《论语困知录》、《易学象数传心录》、《六溪山房文稿》、《六有轩存稿》等。 生卒年
石芳是清代满洲人,字兰汀,号云樵。 石芳的生平和成就可以从他的诗作中窥见一斑。他的作品《自怡堂诗草》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表达。在《祭星坛》这首诗中,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星坛的景象,通过对北斗、霜月、四山松桧等元素的描述,传达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