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原名吴以諴,清代诗人
吴以诚是清代诗人,字古音,江苏清河人。他是贡生,有诗作《古藤书屋诗存》传世。
吴以诚的生平与成就在清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氛围。通过他的诗歌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对于后世了解和研究清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音,原名吴以諴,清代诗人
吴以诚是清代诗人,字古音,江苏清河人。他是贡生,有诗作《古藤书屋诗存》传世。
吴以诚的生平与成就在清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氛围。通过他的诗歌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对于后世了解和研究清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东坡:即苏轼。 谪:贬谪,流放。 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 山居:住在山水之中。 种茶及春阴:在山中种植茶叶,等到春天的阳光。 撷菜待秋杪(miǎo):摘菜,等到了秋天。 酿桂:酿造桂花酒。 煮葵:煮食葵菜。 无事:没有事情。 门居:闭门在家。 睡美:睡得香甜。 忘晓:忘记天亮。 问公何能尔:你为何能够如此? 心定境不扰:心态平静,心境不被外界干扰。 圣贤:指孔子、颜回、曾参
【注释】 1. 江南:指南方地区。芳菲:指春日花开,芳香四溢。 2. 薄醉心惊景物非:意思是说酒喝得不多但心里却感到震惊,因为眼前的景象已经变得不同了。物:指自然景物。境:这里指人的心情和景象。 3. 三楚:泛指今湖南省一带地区。暮楼:傍晚的楼台,这里代指长沙。 4. 六朝: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共历一百八十年。芳草:指花草茂盛之地。燕子:指春天时飞回北方的候鸟。 5. 苍茫
黄河如同山一样挟带着泥沙奔腾,清淮如雪浪中响起雷般的轰鸣。白日里风雨交加,仿佛龙在争斗,五月的涛声回荡在河口。 小舟像凫鹜一样飘忽不定,大船则巍峨如同山岳。如同乌鸦衔尾般车接轴转动,北方人欢笑南方人哭泣。 突然间一掷如同破竹,粟米流脂膏鱼腹。洪湖之水高于镇,淮堂铜柱剥落无。 灵光山河七十二流注入海,汪洋浩瀚,石塘二百里,河水泛滥成灾。 风狂雨骤向昏黑,欲上不上船头裂,欲退不退船尾折。
准阴鹳鹤楼题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天宝十五载(756)秋,因战乱流寓江夏时所作。全诗共八句,前六句描写当时战争的形势,后两句抒发诗人对战乱的忧愤之情。 金陵重镇拥貔貅,谁总戎机出上流。 一夜西风沈铁锁,中原南顾缺金瓯。 矢亡志士空呕血,巷战将军有断头。 斗大一城磐石固,燃犀温峤在秦州。 注释: 1、“金陵”:今江苏南京,唐时为东都。这里指唐朝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2、“貔貅”
准阴鹳鹤楼题壁 台树笙歌尚广陵,和戎故智恃金缯。 但期弱肉能驯虎,不信愁眸未化鹰。 白首元戎抛甲仗,青衿胄子泣刀绳。 蜀冈梅岭行营地,欲赋《芜城》百感增。 注释: 1. 台树:指台上的树木,象征着繁荣和繁华的景象。 2. 笙歌:指音乐声,象征着欢乐和和平的氛围。 3. 广陵:指的是扬州,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4. 和戎故智:指用智慧和谋略来平息战争的智慧。 5. 金缯
【注释】佐者:辅助。靳张:指辅佐的官员。数钜公:指辅佐的大臣。蒸尝:祭祀。百世:千秋。鼎钟:古代乐器,这里指帝王祭祀时的乐章。河清:黄河水清澈如镜。摩空:形容声音高远。歌年丰:歌颂丰收。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黄淮交汇时漕运繁忙情景的描绘和赞美。首句“佐者靳张数钜公”是说辅佐的官员有好几千人,而靳、张是当时的重臣;次句“蒸尝百世铭鼎钟”,是指这些官员在祭祀时,为百世所铭记的功德
黄河如山挟沙走,清淮雪浪殷雷吼。白日风雨斗两龙,涛声五月清河口。 小舟飘忽若凫鹜,大船嵬㞦如山岳。若鸦衔尾车接轴,北人腾笑南人哭。 突然一掷如破竹,粟米流脂膏鱼腹。洪湖之水高于镇,淮堂铜柱剥落无。 灵光山河七十二流注,何汪洋,石塘二百里,域水以为殃。 风狂雨骤向昏黑,欲上不上船头裂,欲退不退船尾折。 千夫力尽指流血,一唱督护心断绝。吾闻平江伯,经始资良策。 孤悬三千里,引漕济军国。往者湖决十三堡
东坡谪岭南,山居事事好。 种茶及春阴,撷菜待秋杪。 酿桂既可饮,煮葵亦足饱。 无事闭门居,睡美或忘晓。 问公何能尔,心定境不扰。 乃知圣贤徒,穷达能自保。 惟有主恩厚,报称恐不早。 登高望中原,云山乱窈窕。 谁怜老兄弟,弃置天南道。 怨尤亦何有,箕贝任群小。 诗酒得天真,山海遂幽讨。 应笑柳柳州,歌诗徒懊恼
吴以诚是清代诗人,字古音,江苏清河人。他是贡生,有诗作《古藤书屋诗存》传世。 吴以诚的生平与成就在清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审美情趣,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和文化氛围。通过他的诗歌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对于后世了解和研究清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何士颙是清代性灵派诗人。 字南园,江苏江宁(今南京)人,是清代性灵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创作风格深受当时文坛影响,强调个性表达和情感抒发,他的诗歌以自然、清新见称,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清代诗人吴芳楫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婉约优美的诗风著称。吴芳楫生于1619年,卒于1690年,字建济,号介涛,是郡庠生。他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康熙年间,其诗文作品多以写景、送别、咏物等为题材,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吴芳楫的诗歌创作涵盖了春天、写景、送别、爱情等多种主题。《送爱吾周先生赴馆泾里》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上的景象,以及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情。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