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树笙歌尚广陵,和戎故智恃金缯。
但期弱肉能驯虎,不信愁眸未化鹰。
白首元戎抛甲仗,青衿胄子泣刀绳。
蜀冈梅岭行营地,欲赋《芜城》百感增。
准阴鹳鹤楼题壁
台树笙歌尚广陵,和戎故智恃金缯。
但期弱肉能驯虎,不信愁眸未化鹰。
白首元戎抛甲仗,青衿胄子泣刀绳。
蜀冈梅岭行营地,欲赋《芜城》百感增。
注释:
- 台树:指台上的树木,象征着繁荣和繁华的景象。
- 笙歌:指音乐声,象征着欢乐和和平的氛围。
- 广陵:指的是扬州,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和经济中心。
- 和戎故智:指用智慧和谋略来平息战争的智慧。
- 金缯:指黄金和丝帛等贵重物品,象征财富和富饶。
- 驯虎:比喻用温和的方法解决问题或消除矛盾。
- 愁眸未化鹰:比喻眼中仍有愤怒和不信任,尚未被安抚。
- 白首元戎:指年老的将军,象征着经验丰富的智慧。
- 青衿胄子:指年轻的士兵,象征着年轻和活力。
- 蜀冈梅岭:泛指南方的山水,这里可能是诗人所处地区的风景。
- 《芜城》:《芜城》,古代诗歌中常用以抒发感慨的典故名,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想表达某种遗憾或哀愁的情感。
- 赋:在这里是写作的意思,即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 百感增:形容因多种感受而心情复杂,难以言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画面,通过对台树、笙歌、广陵等地的描述,传达出一种和谐与繁荣的氛围。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丝忧虑和不安,如“不信愁眸未化鹰”,表达了对战争和暴力的恐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既展现了历史的辉煌和文化的魅力,又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担忧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