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
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
文章雄快。
嘉靖十四年进士。
授编修。
迁国子司业。
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
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
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
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
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
卒谥文肃。
有《文肃集》。
生卒年:1508-1576
明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
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
文章雄快。
嘉靖十四年进士。
授编修。
迁国子司业。
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
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
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
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
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
卒谥文肃。
有《文肃集》。
生卒年:1508-1576
金陵送取经僧回蜀 洗钵长干寺,鸣榔一苇湾。 经收唐藏译,歌学楚狂还。 草绿金沙岛,云开石镜山。 慈航偏易渡,岂若世途难。 注释: - 金陵:古地名,今江苏省南京市。 - 取经僧:去印度取经的和尚。 - 长干寺:位于江苏省江宁县境内的佛教寺院,为南朝梁代著名僧人慧眼所建。 - 洗钵(洗钵):洗去钵盂中的尘土。 - 鸣榔(鸣榔):敲击船桨发出声音。这里指船行至芦苇湾时,水手们用船桨敲打水面的声音。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阮生在金马门的告别场景。 诗句翻译 1. 使车十日离金马,暮过迢迢啸台下: - 描述使节(或官员)离开金马门后,天色已晚,到达了远处的啸台。 - “使车”指使者或官员的马车;“日”“暮”表示时间流逝;“迢迢”形容距离遥远;“啸台”是一处高台或山岗的名字。 2. 空里如闻鸾凤音,途中不遇猖狂者: - 暗示在空旷的地方听到像鸾凤一样美妙的声音,但在路上并没有遇到狂妄自大之人。
诗句释义 1 平生怀隐约,寤寐思南图。 - “平生”指作者一生。 - “隐约”表示模糊不清或难以捉摸的状态。 2. 此日登临壮,春风兴不孤。 - "此日"指的是今天。 - "登临"是指登山观赏风景。 - "兴"意为兴致、情感。 3. 诸天银色界,万里玉光铺。 - “诸天”指天空中的各种天体。 - “银色界”形容天空如银一般明亮。 - “万里”形容距离之远。 4. 疑有仙人到,相随种白榆。 -
【注释】1.白帝:长江上游的白帝城。2.鸿蒙匠:指天地未开时的原始状态。3.罔象:神话中没有形体的怪兽。4.巴水:长江支流,流经重庆一带。5.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东南,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米,为四川第一高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6.日月跳转:日月旋转。成双瞳:即成双的眼睛。7.美人西倚:指王昭君。8.昆崙(qūlón)东向悬青铜:指南朝时王昭君出塞时,从昆仑山北麓到祁连山南麓的途中,经过青海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东周、西竺等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深的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东周鹤与洞箫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东周时期,一只鹤和一支洞箫一起回到了人间。这里的“东周”指的是古代的一个朝代,而“鹤”和“洞箫”则分别代表了自由和高雅的象征。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高雅生活的向往。 “西竺人随折苇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峨眉山歌 尘心祗会题红叶,素业先须访赤松。 白龙吐雾成海水,青鸟衔花供寸晷。 我来踏破八十盘,飞雪奇踪日难洗。 忆昔灵山少年耻,长卿多病在临邛,倾心缥缈玉芙蓉。 注释: 1. 尘心:指世俗之心。 2. 祗会:只是懂得。 3. 素业:清白的志向或事业。 4. 探求:寻求。 5. 白龙吐雾:比喻神仙出现,云雾缭绕。 6. 海水:大海。 7. 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使者。 8. 八十盘
【注释】 太息大峨峰:叹惜大峨峰。 谁骑六牙象,来坐七天中:传说古印度人骑着六牙大象飞到天上,现在大峨山有六牙洞(今为石洞),所以有此说。 雪压巫庐瘴:指雪山上覆盖着厚厚的白雪,而山顶却长满了瘴气。 于阗风:指从新疆于阗县吹来的大风。 极目海云东:远望天边的海云向东延伸。 【赏析】 这是描写大峨峰的诗,全诗意境雄浑,气势磅礴,是写景佳作。首句“叹惜大峨峰”,点明主题;次句“巍巍独擅雄”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望华山,迢迢千仞不可攀。 - “望”表示远观华山的景象,“迢迢千仞”形容华山的高峻,“不可攀”说明其险峻难以攀登。 2. 青莲削玉浮云外,白雪堆盐翠霭间。 - “青莲”和“白雪”比喻华山的自然景色,“削玉”形容山势陡峭如同削过的玉石一般光滑,“浮云外”、“翠霭间”则描绘了山峰若隐若现,如云雾缭绕在山巅之上。 3. 翠霭浮云度飞鸟,黄尘青镜春风晓。 - 描述了晨曦初照时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峤。 诗句释义:江上三峰歌 注释:江上三峰,指的是长江上著名的三座山峰。 赏析:此诗描绘了长江上三座山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白龙夭矫鲛绡薄,鳌呿夜掣东溟若。 注释:白龙,指的是白色的龙;夭矫,形容龙的姿态优美;鲛绡,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海中的丝绸,薄如蝉翼;鳌,即传说中的巨龟,它张口时能喷出大海;东溟,指东方的大海;若,像、似的。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时,先读懂全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去国何迟迟,青山一丈携。春风已三月,逐虎桃花蹊。”“青山一丈携”是写“我”离开家乡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春风已三月,逐虎桃花蹊”是写春风吹拂着大地,万物复苏,“桃花蹊”即指山间的小道,“逐虎桃花蹊”是说桃花已经开得很茂盛了。“既闻粪金牛,又传化宝鸡。”“既闻粪金牛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 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 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 嘉靖八年进士。 授行人,擢御史。 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 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 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 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 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 卒谥忠介。 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周是修(1354年-1402年)是明代的诗人。 字是修,是江西泰和螺溪镇爵誉村人。他出生于一个水利学家的家庭,其家族成员周矩在明朝初期对水利工程有着重要的贡献。周是修自幼孤苦伶仃,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官员和文人
明四川内江人,字孟静,号大洲。 以博洽闻,最善王守仁学。 文章雄快。 嘉靖十四年进士。 授编修。 迁国子司业。 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订城下之盟,当宣谕诸将,监督力战。 贞吉合帝旨,立擢左谕德,监察御史,奉旨宣谕诸军。 为严嵩所中伤,廷杖谪官。 后累迁至户部侍郎,复忤嵩夺职。 隆庆初起官,历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颇思改弦易辙,而与高拱不协,遂乞休归。 卒谥文肃。 有《文肃集》。 生卒年